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三级重点整理(6).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三级重点整理(6) 薪酬管理重点整理(2) 1.工作岗位评价的根本理论:工作岗位评价在工作岗位分析的根基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的大小 2.工作岗位评价的特点 1)工作岗位评价的中心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而不是现有的人员 2)工作岗位评级是对企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相对价值举行衡量的过程 3)工作岗位评价是对同类不同层级岗位的相对价值衡量评比的过程 3.工作岗位评价的原那么 1)工作岗位评价中评价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中的员工 2)让员工积极地参与工作岗位评价工作中来,以便他们认同工作岗位评价的结果 3)工作岗位评价的结果理应 4.工作岗位评价的根本功能 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允公正供给依据 2)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根基上举行定量测评,从而以量化数值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综合特征 3)能够在客观衡量自身价值量的根基上举行横向纵向对比,并概括说明其在企业单位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类列等奠定了根基 总之,使企业单位各个层级岗位的量值转换为货币值,为建立公允合理的薪酬制度供给科学依据 5.工作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 1)直接信息来源(现场岗位调查,采集有关数据资料) 2)间接的信息来源(工作说明书,岗位模范,规章制度)主要来源 6.工作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 1)线性关系 2)不倾斜的比倾斜的薪酬差距小 3)倾斜的比不倾斜的鼓舞作用大 7.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 1)按岗位的工作性质,先将企事业单位的全部岗位划分为假设干个大类 2)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信息 3)建立由岗位分析评价专家组成的工作岗位评价小组 4)制定出工作岗位评价的总体筹划,并提出概括的行动方案或实施细那么 5),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紧密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指标,列出细目清单,并对有关指标举行说明 6)通过评价专家小组的集体议论,构建工作岗位评价的指标体系,规定统一的衡量评比标准,设计有关调查问卷和测量评比的量表 7)现抓几个重要岗位举行试点,以便总结阅历,察觉问题,采取对策,实时校正 8)全面落实工作岗位评价筹划,按照预定方案,逐步组织实施 9)结果撰写出企事业单位各个层级岗位的评价报告书,供给给有关部门 10)对工作岗位评价工作举行全面的总结,以便摄取工作岗位评价工作的阅历和教训,为以后岗位分类分级等项工作的顺遂开展奠定根基 8.工作岗位评价要素是指构成并影响岗位工作任务的最主要因素 9.工作岗位评价要素的分类 1)主要因素(高度相关0.8以上)显著相关0.5~0.8 2)一般因素(中度相关0.4~0.5) 3)次要因素(低度相关0.3~0.4) 4)极次要因素(无相关0.3以下) 次要因素和无相关因素不应当列入评价要素所属的指标体系之中 10.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特点和构成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的统一。
影响岗位员工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环境,以及社会,心理等几个主要的要素 1)劳动责任要素(岗位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大小,反映岗位劳动者智力的付出和心理状态) 质量责任,产量责任,看管责任,安好责任,消耗责任,管理责任 2)劳动技能(回响劳动者智能要求的程度) 技术学识要求,操作繁杂程度,看管设备繁杂程度,品种质量难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繁杂程度 3)劳动强度要素(反映岗位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和生理,心理慌张程度) 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模样,劳动慌张程度,工作班制 4)劳动环境要素(反映岗位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 粉尘危害程度,高温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 5)社会心理要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 11.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类 评定指标: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及社会心理要素等指标(主要由专家和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岗位举行评估) 测评指标:涉及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要素的指标(用特意的仪器表在现场举行测量) 12.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根本原那么 1)少而精的原那么2)界限明显便于测量的原那么3)综合性原那么4)可比性原那么 13.权重系数的根本理论 计分权重是要素指标量化标准的重要组成片面,是保证工作岗位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的有效手段 1)权重系数的内涵: 1.将各变量值展现的频数,称之为权数,权数可以用十足数,也可以用比重来表示 2.权数也是同度量因素 2)权数系数的类型 1.从权数的一般形式:(自重权数:十足权数,以权数作为评价要素及指标的分值。
加重权数:加重权数:相对权数,在个要数已知分值之前增设的权数,采用权上加权的方法, 能够适当地反映出岗位之间的各种差异) 2.数字特点:小数,百分数,整数(加倍数,便于计算,但无法细致回响岗位区别,一般不采用整数) 3)权数的使用范围: 总体加权(测评总分的加权,总分加权)包括测评次数加权,测评角度加权,主要作用是对计量误差举行调整 局部加权:对评价要素布局的加权,根据工作岗位评价不同要素的不同重要地位和作用,来抉择权数大小 要素指标(工程)加权:对各个评价要素的各个概括标准的加权,取决各个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对要素的影响程度 14.权重系数的作用 1)反映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突出不同类别的主要特征 2)便于评价结果的汇总 3)使同类岗位的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举行对比 4)使不同类岗位的同一要素的得分可以举行对比 5)使不同类岗位的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举行对比 15.测评误差的分类 1)登记误差 2)代表性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评定人员偏离标准和违法操作程序而带来的测评结果的偏高或偏低) 测评误差的调整,重点是系统误差,其次是随机误差。
16.工作岗位评价标准包括: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量化标准,方法标准 17.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由高到低,大到小,优到劣,难到易,繁杂到简朴) 18.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制定(计分,权重,误差调整) 1)单一指标计分标准的制定(自然数法和系数法) 系数法:函数法(借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概念)常数法(在评价要素分值之前设定常数) 自然法与自然数法计分的根本识别在于:自然数法是一次性获得测评的十足数值,而系数法获得的只是相对数值,还需要与指派给要数指标的分值相乘,才能得到十足数值也称为相乘法 2) 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定 简朴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百分比系数法 19.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是指各类权重系数的设计 20. 权重系数通常是预先规定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主观肆意性 21.调整误差的方法有事先调整(加权)和事后调整(平衡系数调整法) 平衡系数可用于调整总分,也可用于调整各要素布局和个工程指标,适合用于测评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是 试初始阶段,中期,也可以是终结期 22.岗位测评信度和效度检查 信度是保证工作岗位评价质量的根本条件之一 效度:内容效度(反映岗位特征的有效程度,依靠专家来完成;评价要素名称与定义内容的吻合程度,要素总体布局的完整、合理,测评标准的标度与分等内容的吻合程度) 统计效度:通过建立确定指标来检查测评结果的效度(岗位的生产工作记录,承担上级岗位的人员对本岗位的评估,其他有关岗位的信息) 23.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 排列法(简朴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比较较法) 分类法 因素对比法:与评分法的识别在于各要素的权重不是事先确定的 岗位的—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