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73页导入导学】【情景材料】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为什么冰川、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它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问题】天山 雪山逶迤,冰川纵横第五章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General landscape map of Tianshan vertical natural belt in China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普景观图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寒漠带高山冰川带【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举例说明分析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2结合图表资料,掌握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综合思维)3实地考察,了解地方性分异的特点及原因地理实践力)【学习目标】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1.地域分异的概念:指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及整体在地球表面沿一定的方向发生的组成、外貌、结构等的空间分化,以及因此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系统的过程或现象。
一、地域差异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地域分异具有方向性,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异水平方向主要沿纬度方向和海陆方向进行,其他方向虽然也有分异,但不占主导垂直方向主要是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变化,出现以光热为主导的地域分异过程地域分异是一种空间分化的过程,是从中心向边缘的变化,不同要素、不同分异过程之间在空间上有相互交叉、叠加抵消等现象和过程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2.地域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一、地域差异 引起自然地理系统发生地域分异的自然因素称为地域分异因子,地域分异因子有两类,即地球外部因子及地球内部因子前者主要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后者主要是地壳的构造运动及其产生的地表形态结构变化在外力因素中,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是引起自然地理各要素产生地域分异的最根本因素1)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地球是椭球体,黄赤交角的存在,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太阳高度角的差异,获得能量的纬度差异形成五带:纬度方向的热量分异导致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因子及地理系统的纬度空间差异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2.地域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一、地域差异(2)内部:地壳的构造运动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
地球上最大的分异是海陆两大构造单元,其次是内部的一系列构造单元和地貌单元引起这种分异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并以构造运动形式表现出来构造运动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与体现,导致地表的沉降与隆起,大陆与海洋的分分合合地球的构造运动十分复杂,各种理论试图进行合理解释,其中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学说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创作406557050【读图思考】说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北方地区: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常绿阔叶林 太阳辐射量创作406557050【读图思考】对比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差异 不同纬度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景观创作406557050【读图思考】对比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差异 北方地区:落叶阔叶林 西北地区:温带荒漠 距海远近创作406557050【读图思考】对比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差异 北方地区:落叶阔叶林 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湿润趋向干旱 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3.地域差异的成因一、地域差异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4.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差异一、地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形成陆地自然地带、垂直带、地方性分异等多种地域分异规律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即由赤道到两级、由沿海到内陆、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局地性小尺度区域性中尺度全球性大尺度 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创作406557050【课堂拓展】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北方地区:落叶阔叶林 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关于尺度的划分,英美地理学家多采用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三级我国也有人在阐述地域分异规律时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由于地球表面非常广阔,大尺度分异又比较复杂,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即:全球性规模尺度、大陆大洋规模尺度和区域性规模尺度因此,地域分异的尺度可分为五种等级:全球性分异大陆、大洋分异区域性分异中尺度分异小尺度分异 表表5.15.1地域分异的规模与尺度(据刘南威)地域分异的规模与尺度(据刘南威)创作406557050【案例分析】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
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 钾 钙 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土体内矿物发生强烈水解,除石英外,各种硅酸盐、铝硅酸盐分解,彻底,在释放出盐基的同时,硅、铝、铁等元素也相继释放盐基的释放,使风化液呈中性到碱性反应,盐基离子与硅酸大量淋失,同时,矿物分解释放的铁、铝氧化物在中、碱性环境中难以溶解而发生淀积,残留与富集于原来土层中,形成富含铁铝的红色土体因此,土体可溶物质的强烈淋溶作用是红壤元素迁移的重要地球化学特征这种盐基与硅酸大量淋失,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即土壤形成的富铝(铁)化过程,是红壤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球化学过程创作406557050【案例分析】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元素迁移与植被(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 在半干润的土壤水分状况下,降水只能淋洗易溶性的氯、硫、钠、钾等盐类,而钙、镁等盐类部分淋失,部分仍残留在土中因此,土壤胶体表面和土壤溶液等为钙(或镁)所饱和,而使土壤呈中性至碱性。
土壤表层的部分钙离子可与植物残体分解所产生的碳酸结合,而形成重碳酸钙向下移动,并以碳酸钙的形式淀积于土体的中、下部,形成钙积层,或者只有钙积现象创作406557050【案例分析】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元素迁移与植被(干旱区)钠、钾、钙、镁均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创作406557050【案例分析】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一)自然带的形成: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成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自然带是指自然属性一致的区域在分布上呈带状分布由于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用植被来命名纬度海陆热量水分气候类型影响植被土壤自然带决定特征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砖红壤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注意区别: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表示植被表示气候类型表示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植被+“+“带”)(植被+“+“气候”)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一一对应,但不完全一一对应。
自然带的最显著标志:植被热量带+典型植被带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带的结构: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一)自然带的形成:创作406557050【思维整合】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植被是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创作406557050【素养提升】环境(光照、水分、风向)对植被的影响4.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5.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A.减少水分蒸腾 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宜生长在年均温16 16 以上、以上、1 1月平均气温在月平均气温在5 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DB创作406557050【素养提升】环境(光照、水分、风向)对植被的影响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叶 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 D.形状呈针状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大风 D.气温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34S)拍摄的照片。
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1.B 解析 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四季不落叶不是叶片特点,A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硬叶林叶面有蜡质光泽,反射阳光,减少蒸发量,B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叶片大而厚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和散热,增强光合作用,该地夏季炎热少雨,叶片较小,C错误;常绿硬叶林叶片较小,但不会呈针状,D错误故选B.创作406557050【素养提升】环境(光照、水分、风向)对植被的影响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叶 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 D.形状呈针状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大风 D.气温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
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2.C解析 好望角南部临海,该海域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周边陆地面积少,海洋摩擦力小,西风风力大,导致树木偏向一侧,C正确;光照、降水、气温对树木形状影响较小,不会导致树木倾斜幅度太大,ABD 错误创作406557050【素养提升】环境(光照、水分、风向)对植被的影响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叶 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 D.形状呈针状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大风 D.气温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3.B解析 成都某学生暑假应该是7、8月份,好望角为冬季,盛行西北风,树冠向东南方倾斜,图示车头正好被树冠挡住,因此车辆车头应该朝向西北,B正确,ACD错误创作406557050 精讲精评(二)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