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校考复习资料答案整理.docx
8页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397 第一份资料中缺少的第三题:名词解释1 显性的音乐教育课程答:指一切由教师设计,发起,控制的与音乐有关的教育活动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答: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 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 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3.韵律动作组合 答:是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4.适宜唤醒状态答:是指大脑处于适宜唤醒状态或最佳唤醒状态时,兴奋集中于现实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脑区,同时,与现实活动无关或关系疏远的脑区则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第二份资料题目答案整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过程和谐 B. 目标和谐C. 评价和谐 D.内容和谐2.3 岁儿童在对音乐感知体验的结果进行表达时,一般易采用的创造性表达手段是【 】A. 语言表达 B. 动作表达C. 绘画表达 D.以各自擅长和喜欢的方式表达3. 在音乐欣赏中,发展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进行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是指【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A. 了解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态度、行为的能力 B. 体验、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所引发的情感的能力 C. 感知、记忆、理解优秀作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能力 D. 感受和追求集体音乐活动秩序的能力 4. 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 进行系统音乐学习 B. 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 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5.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审美感动是教育的【 】A. 内容 B. 目标 C. 手段 D.技能 6. 有助于帮助教师获得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意向和能力的评价方法是【 】A. 同行评价 B. 重点评价 C. 书面评价 D.自我评价 7. 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 人际交流合作 B. 掌握基本舞步 C. 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8. 属于歌唱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 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大的歌曲 B. 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节奏过于复杂的歌曲 C. 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旋律起伏太大的歌曲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D. 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词曲关系单纯的歌曲 10. 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是韵律动作中的【 】A. 基本动作 B. 模仿动作 C. 舞蹈动作 D.表演动作 11.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让儿童较好的理解歌曲 B. 让儿童熟练的掌握歌曲 C. 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12. 律动《小鸟飞》中“ 探索不同方位的鸟飞动作” 的活动目标属于【】】】A. 发展音乐感的目标B. 发展学习能力的目标C. 发展个性、社会化的目标D.全面发展的目标13.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A. 选择教育内容B. 确定教学方法C. 制定教育目标D.创设教育环境14.1900 年创立“ 体态律动” 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 达尔克罗兹B. 柯达依C. 铃木D.奥尔夫15. 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与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是【A. 乐器操作能力B. 随乐能力C. 合作协调能力D.创造性表现能力16. 为打击乐曲配器的正确步骤是【】A. 熟悉音乐→揣摩、分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试奏和调整→记谱和转换乐谱 B. 熟悉音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揣摩、分析→试奏和调整→记谱和转换乐谱 C. 熟悉音乐→揣摩、分析→试奏和调整→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记谱和转换乐谱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D. 熟悉音乐→揣摩、分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记谱和转换乐谱→试奏和调整 17. 为 3~4 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 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 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 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18. 在打击乐教学中,为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和织体感而采取的做法中,错误的 ...是【 】A. 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B. 引导幼儿倾听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C. 教给有关的演奏技能 D. 创造适度紧张、态度认真、注意集中的演奏气氛 19. 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 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 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20.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 角色的进入 B. 角色的退出 C. 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2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________的发展22. 对幼儿园音乐欣赏作品进行截选改编的方法有:截选片段和 ________23. 教师运用角色变化的指导方法有 ________和退出两种24. 学前音乐教育的整体性体现为学习对象的整体性和________的整体性25. 教师在提出和撰写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时,必须遵循系列化的原则,即强调能力目标的系列化和 ________目标的系列化26. 在幼儿园目前的歌唱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创造性歌唱教学主要有:(1) 创编新歌词 (2) 创编表演动作3) 处理歌曲的演唱 表情和 ________4) 即兴歌唱说话等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戏27. 幼儿园常采用的韵律活动类型主要有:律动、 ________、歌表演以及伴随音乐或歌曲进行的动作表演游28. 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时,应该同时兼顾歌词和 ________两个方面29. 日本音乐教育家 ________通过小提琴教学来实践他的教育理念30. 重视 ________功能全面开发的音乐教育,能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1. 打击乐器演奏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打击乐曲、打击乐器演奏的知识技能和打击乐器演奏的 ________32. 音乐起源于人类自身的 ________活动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2 分) 33. 音乐欣赏 34. 适宜唤醒状态 35. 声音表情 36. 能力目标的系列化 四、简答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 37. 在系列音乐欣赏教学方案设计中, “ 一一匹配” 的模式有哪些特点 38. 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39. 列举 6 种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的导入方式40.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五、论述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1. 试述专门性音乐活动与渗透性音乐活动各自的内涵及其价值 42. 举例说明如何在韵律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六、分析题 ( 本大题 12 分) 43. 分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针对音乐与动作材料方面的调节技术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