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阿姨炒股记.doc
6页孙阿姨炒股记57岁,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批下岗女工,小学文化,用借来的3500元入市,最后炒出三套房,身家千万……这就是股市里的传奇人物孙丽华 昨日,孙丽华携自己的新书《孙阿姨炒股记》来到西湖边,与杭州的股民分享了她的炒股智慧 【孙阿姨的发家史】 下岗后借来3500元入市 在书店见到孙阿姨的时候,她刚从上海赶到杭州短发的她,身着深色连衣裙,拎着一个大包要不是有人介绍她就是孙丽华,很难想象,相貌和穿着都很平凡的她是位千万身家的“常胜股民” 一见面,孙阿姨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话题当然只有两个字“炒股” “我是很无奈的时候才去炒股的,说来还很有故事孙阿姨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说起话来嗓门大,语速也很快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孙阿姨年近40,在上海电子管厂工作,日子还过得去可没想到,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了,自己也成了下岗工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孙丽华的先生弄丢了放公款的包裹,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没有多少文化的孙阿姨急得四处找工作1991年初,有一次在找工作的时候,她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广东路上,看到万国证券营业部门口经常有很多人围在那里 “我还以为是招工,凑上去听听看,那次才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东西。
虽然不懂股票,但孙阿姨很机灵,去书店里找相关书籍来看当时有一本书对她启发很大书里说,你没有钱做老板,可以买公司的股票,跟股票一起做老板,它赚你也赚 于是,孙阿姨向姐姐借了3500元,买了1000股深圳宝安,成了一名散户股民 摇身一变获千万身家 跟普通的股民一样,买入第一支股后的孙阿姨心情很难平复第一次买呀,买了以后天天去看,但3.5元的价格一直很平,两三个月以后我就急了,后来想开了,索性不看了 半年后,孙阿姨的这支股票涨到了8元,翻倍的收益那时候有人叫我抛,但我不抛因为看到报纸上有登一位老太太买了可口可乐(这支股票)压箱底,去世后一看,股票变成了几亿 坚定看涨的孙阿姨一直等到31元才卖掉手中的股票,收获了“第一桶金” 怀揣着这笔33800元,孙阿姨着手改善家里的居住环境,跑到浦东花1.6万元买了16平米的房子幸运的是,这套位于现在南浦大桥附近的房子,不到一年就动迁了,拿了一笔很高的动迁费,让“第一桶金”再次发威 后来,孙阿姨一直没有放弃炒股,得意之作有当时的热门股“豫园商城”16元买入,没过多久就涨到了60多元61元的时候,孙阿姨果断卖出,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候自己开始琢磨股票了,学着买电灯、自来水(等行业的)相关股票,有段时间还去收购认购证,低进高出,赚点钱。
有钱了又去买房子 就这样,股市和楼市两个市场,孙阿姨一路幸运走过来,现在已经三套房在手,身家千万了 【孙阿姨的炒股经】 选股要挑产品单一制的 孙阿姨刚坐定不久,就有心急的股民讨要炒股经了 “现在炒股跟当年不一样了,现在是全流通,再按照老套路是不行了我们散户炒股风险很大,一定要头脑清晰孙阿姨一本正经地说,散户炒股一定要看宏观政策面和技术面 “我20多年的经验过来,我看技术面,并非单看K线图孙阿姨说,她自己悟出的一个经验是,选股票要看人气指数买的人多,说明股票有前景跟群众选厂长一样,大家不选他,肯定当不上厂长 “选股要看企业的产品供求关系怎么样,产品最好是单一制的,比如贵州茅台,它的酒是用山泉水做的国宴酒,其他产品不能取代,这种股票成长性就很好还有就是要挑核准制的企业,这种企业无恶性竞争 孙阿姨有一个口诀,“低位买进,等一段时间,高位买进,快进快出” 抛不抛要关注成交量 在孙阿姨的炒股史上,有一次经历让她倍感庆幸2007年5月29日那天,孙阿姨抛出手中所有的股票,第二天,就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的“5·30”大跌 2007年5月之前,当时孙阿姨手中全仓持有“莲花味精”,在5月22日该股票创出天量,但股价涨幅不大,这让孙阿姨产生了警觉。
而在5月29日那一天,她手中的“莲花味精”股价屡创新高,但成交量却并不高这两次让她感觉出现了逃顶信号,于是果断抛出了手中所有股票 孙阿姨说,她的炒股理念是,每次只做1-2只股票,保证收益率,不比较,顺其自然 创业板价格超越价值,别碰 现在,孙阿姨炒股20多年,经验也算很丰富了,但创业板她是不去碰的 “创业板的企业要是亏了,只能退市,没有后路,散户只能是血本无归孙阿姨说,创业板盘子小,发行价高,现在又被炒高了价格,这是一种投机性投资她认为,当前的创业板价格超越了价值,市盈率很高我是不碰的,等价格回归了价值再参与 孙阿姨灵了一个经验,她说,如果看到哪个高管抛售了他的创业板原始股,那散户也不要买这个股票了 对于当前股市的判断,孙阿姨认为,现在股市涨得慢,一跌全跌光所以,她劝散户不要贪心,学会清仓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后,孙阿姨还提醒股民,要关注宏观面,眼光要放至全球在电视上看见利比亚打仗了,别事不关己的样子,要赶紧看看手中有没有股票跟利比亚有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