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摄影与绘画关系的比较分析论文.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97061003
  • 上传时间:2022-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摄影与绘画关系的比较分析论文 摄影与绘画关系的比较分析论文预读: 论文摘要:  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算起,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这170多年里,围绕摄影与绘画的探讨从未停止.文章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一、摄影与绘画简述  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是光线照射到被摄物表面后的反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镜头后面暗箱里的感光材料上,使感光材料感光,再经过暗房后期显影、定影、印放等一系列过程得到影像.而到了数码摄影时代,传统的暗房工艺获取影像的方式被数字影像技术所取代.  绘画是画家用画笔、颜料等在画布、纸、墙壁等上面作画的过程.人们希望通过某种手段如绘画、雕塑等,以获得某人或某物的视觉图像.绘画也好,摄影也罢,只不过是人们在不断追求永恒的过程中发明的艺术形式.摄影与绘画互相补充,相互借鉴,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摄影术发明之初,从事摄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摄影努力向绘画靠拢,竭尽全力模仿绘画,以期跨进艺术殿堂的大门.尽管当初有些画家极力反对摄影,但摄影精确再现物像形体的能力还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大画家安格尔就在参与上书禁止摄影艺术的同时,却也悄悄地使用照片作为绘画素材.”①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则对摄影持开放的心态,并惋惜摄影术出现得太晚,自己没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益处.  二、再现性与表现性  在摄影还没有发明以前,绘画是人们视觉记录最有力的方式之一.精确地再现对象一直是西方画家的执着追求.为了能够在二维的画面上塑造出三维的视觉效果,使所画的物体如同眼睛见到的一样真实,透视法成了西方画家的法宝之一.通过透视法,画家能够逼真地再现事物.  但从形式上看,最后的作品与现实事物之间缺少一种必然的联系.摄影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疑惑.就准确地再现对象而言,摄影比绘画有着天然的优势.人们通过摄影得到的影像极为精确,这让我们更加确信摄影比绘画更具有客观、准确的再现能力.这也是摄影术发明不久以后,许多肖像画家纷纷转变艺术创作方向的原因.绘画渐渐改变了自己的道路——转向画家内心的情感表达,表现性成了追求的直接动力,如塞尚、莫奈、凡·高等.  三、时间性  西方绘画是架上艺术.画家作画需要过程,时刻与画架为伴,所以其无法脱离画架在特殊角度观察的局限.画家描绘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静物或风景能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而人物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就很困难.摄影则不同,瞬间曝光的特性决定了它比绘画在角度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摄影可以用非常规的角度进行观察,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运动的物体,使我们更加细致地认识事物成为可能.  绘画创作过程必须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画布上的每一笔都是画家观察对象并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画布上所呈现的是画家经过思考后的表现,每个色块都是思考的一部分,画家通过画面组织表现对象.而摄影则不同,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是对象在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切片,是那一刻对象外表呈现的一部分.时间意味着流动,不停止,无论绘画还是摄影都是一段时光的凝结,只是时光长短与凝结的方式不同.  四、灵光与可复制性  哲学家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摄影小史》中,用“灵光”一词描述了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大部分的绘画作品被认为具有“灵光”而摄影却缺乏这种“灵光”.“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②“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中又说道‘一件艺术作品中的灵光就是通过复制而丧失的’.”③灵光最重要的地方,除了上述的距离与物体的矛盾冲突以外,显然与作品的物质性、独一无二的感受性有关.在一系列的复制过后,复制品消解了作品的这一灵光,使其变成了商业市场中的廉价商品,街头快照馆内摄影艺术是没有灵光的.  五、透明性  人们在观看一幅金字塔画作时会说:“看,这是某某画的金字塔!”但在观看一张金字塔照片时则会说:“看,这是金字塔.”  言下之意,照片比绘画更接近现实中的物体.两种不同的说法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差异:人们观看绘画作品时,由于绘画作品的物理特性时刻提醒观者这是绘画,媒介一直浮现在观者与现实之间,人们很清楚面前的作品与现实中的物体之间的区别.  而摄影艺术作品则不同,摄影师在按动快门时,被摄对象表面的细节都准确无遗地被记录下来,有些连摄影师都没有察觉,就是这种精确再现的能力拉近了观者与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似乎照片给出了所有,观者面对的就是现实中的景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比绘画更加接近现实,更加透明.  透明性往往还与作品的清晰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画面中物体边缘较清晰的能给人更加真实的感觉.如果画面上的笔触较明显,物体边缘比较模糊,则让人产生非真实的感觉.绘画中前景清晰背景模糊也常常用来营造三维的视错觉.有人认为,摄影照片越清晰就越真实,也有人反对这样的观点.表面上很清晰的照片,看上去并非就显得更加真实,如韦斯顿的很多照片.他拍的青椒、白菜看上去极其清晰,但观者总感觉与之距离遥远.清晰的照片画面不但没有拉近观者与现实的距离,反而使其陌生化了.这是因为他的照片所呈现的视觉感受超出了我们日常的感官经验.我们没见过这样清晰的“青椒”“白菜”,所以会产生陌生感.模糊的照片不见得就会让观者产生距离感,有时反倒会拉近与观者的距离.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诺曼底登陆》就是很好的例证.模糊的影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时抢滩登陆时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结语  摄影与绘画是一对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艺术活动,清晰地认清两者,才能有助于我们从事与之相关的艺术创作;只有对艺术加以合理的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注释:  ①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8.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③(比利时)希尔达·凡·吉尔德,(荷兰)海伦·维斯特杰斯特.摄影艺术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毛卫东,译.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4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