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企业货币市场投资问题探讨.docx
7页一、 引言所谓货币市场工具,是指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债务工具,它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属固定收入证券的一部分即现金;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剩余期限在三百九十七天以内(含三百九十七天)的债券;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债券回购;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中央银行票据;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其特征有:第一,都是债务契约;第二,期限在一年以内;第三,一般表现出本金的高度安全性二、 保险企业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概况(一)我国保险企业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基本概况 1、保险资金运用规模 从2000年到2008年,伴随着我国保费收入和保险资产规模的增长,保险资金运用的额度也大幅提升2000年到2008年,我国保费收入从1596亿元上升到9784.1亿元;保险资产规模从2000年末的3374亿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33400亿元,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逐年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也获得快速发展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各保险机构实时调整投资策略,保险资产管理取得成效截至2008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3%。
各项具体数据见表72、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表7 我国保费收入、保险总资产和资金运用余额变动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保费收入2112.33053.13880.443184932564370369784.1总资产459164949122.811985.815225.9197312900033400资金运用余额3702.85799.38738.511249.814315.817785.42700030552.8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2—2008各期,中国保监会网站2007年,保险资产管理呈现出增长速度高、规模扩张快、运行质量好的特点2007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2.7万亿元余额中,保险机构扩大了股票投资比重,资金运用收益大幅提高从资产结构看,存款、债券投资减少,占比为24.39%和43.98%,比年初下降7.35和4.76个百分点;股票(权)、基金投资增加,占比为17.65%和9.47%,比年初提高7.57和2.46个百分点对比2001年,美国寿险公司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才占5%;;基础设施、境外市场占比达到0.9%和2.3%,资产结构逐步优化。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各保险机构根据形势变化,实时调整投资策略2008年底保险资金运用的30552.8亿元余额中,银行存款、债券等流动性较强、收益率相对稳定的资产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银行存款8087.55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26.47%;债券17684.17亿元,占比57.88%股票(股权)和证券投资基金占13.3%,其他投资占比2.2%各年数据见表8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了33700亿元,运用结构又有了新的变化(表8)资产配置结构的变化,顺应了债市收益下降、股市稳步增长的市场格局表8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表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2008年,中国保监会网站,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数据3、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水平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12%、4.3%、3.14%、2.68%和2.4%⑥,央行降息及投资渠道狭窄等是收益率走低的重要原因2005年由于政策导向作用,投资收益率上升为3.6%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和投资渠道陆续拓宽,投资收益率在2006年达到5.8%,投资收益共955.3亿元。
2007年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5年的总和,达到2791.7亿元,资金运用收益率为12.17%,同比提高6.35个百分点,投资收益率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股票、基金投资对整体投资贡献率达到80%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球股市跌幅之深已经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严重拖累保险投资收益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急剧下降至1.91%2009年1—6月,投资收益率又上升到3.44%2001—2009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如图1(二)近十年保险货币市场出现的问题 1、决策机制薄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
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 保险投资涉及到存款、国债、证券等多个领域,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底数,才能有胆略,有灵活性,善于捕获商机,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员工基本上由军转干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调入和正规大学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且前两部分约占公司员工的70%,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 5、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在科学决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比较薄弱由此出现了许多领导项目贷款、人情贷款等这些项目贷款很多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呆账、坏账。
管理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投资收益 中国的保险公司要生存,保险事业要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实现有效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马上就完全放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识别 保险资金投资风险(A)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1.系统风险(B1)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一般经济环境或整个资本市场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国际资本市场风险(C1):有关数据显示,沪深两地股票市场相关系数高达0. 829175342,同时,我国股票市场同欧美等世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逐步提高因此,保险资金股票直接投资时,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也是一个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2)制度政策风险(C2):是指由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而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所产生的风险如2007年5月30日,经批准,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1‰升为3‰,上证指数对这次政策冲击当天的反应是股票下跌6.5‰,而且引起股票市场持续下跌 (3)宏观经济环境风险(C3):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有较大的影响。
当经济繁荣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股票价格会处于高位;反之,股票价格就会处于低位 (4)股票投机风险(C4):这种风险是指在股票市场上,由于投机现象大量存在,造成股价暴涨的风险一些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暴利,利用其庞大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运用大量资金控制股票筹码、散布虚假信息、多头开户对倒等手段操纵股价,从而使股票市场蕴涵着巨大的投机风险 (5)投资者信心风险(C5):是由投资者对股市的“心理预期”而导致的当股票市场日益下跌,财富亏损效应,像飓风般席卷市场时,投资者就会由希望变成失望,由失望变绝望,在投资者信心丧失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命运将会是价格下跌、再下跌;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2.非系统风险(B2) 一般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相联系,受具体的投资资产特性制约,与投资品种类别、资产选择方式、投资运作流程密切相关,可以分为: (1)经营决策风险(C6):即保险公司在股票投资中因投资决策失误、经营不善、经营管理水平差、成本高等原因而产生的内在性风险产生决策风险的具体情况包括:投资策略不当;投资业务过于集中于某一股票,形成风险单一化;股票进出时机决策失误;决策层在投资思路上存在偏差等。
(2)操作风险(C7):是指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是指由于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缺陷,使得业务部门操作不当,如投资部门越权经营、超风险限额投资、违章调度使用资金、业务部门虚报信息等,都会诱发投资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3)流动性风险(G8):是指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在股票投资时随时变现时的风险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最低限额的赔偿和给付及财务稳定的需要,资产必须保证最低的变现力,否则将会导致流动性负债超过流动性资产,产生流动性不足,当现金不够支付时就产生了流动性风险 (4)财务风险(C9):是指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风险负债经营是现代保险公司一种常用手段,它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用一般来讲,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财务杠杆作用也就越大,但如果企业负债过度,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那么相应的财务风险就越高 (5)信用风险(C10):是指保险资金在股票投资时,由于股票市场大跌,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资产将大幅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不利于公司财务状况的恶性反应,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保险公司的破产,这样就会形成信用风险一、公司债券及公司债券的风险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公司债券主要功能包括:(1)公司债券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稳定资本市场;(2)公司债券的发行丰富了金融投资工具,降低了市场风险;(3)公司债券有利于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有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公司债券的风险是指一个公司在公司债券发行、流通以及偿还等一系列过程中因为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公司债券本身以及对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概括起来,公司债券的风险有以下几类: 一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金融市场的波动而导致的公司债券到期偿还实际数额、公司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等重大变化,从而引致损失的风险通常这种不确定性是由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及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的变动造成的 二是信用风险当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信用风险公司如果因为经营不善或某种其他的原因不能完全履约支付本金和利息,会出现还债危机即使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也不能排除它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财务状况转坏的可能性 三是流动性风险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其所持资产在变现过程中价格的不确定性与可能遭受的损失流动性差的债券使得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出,从而遭受降低损失或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四是系统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公司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