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推荐文档.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7492033
  • 上传时间:2023-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5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为完全变态发育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相当于细胞核,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卵的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将发育成雏鸡.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能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气室储存进行气体交换气体,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  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鸟  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豌豆的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3)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4)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3﹕1)5)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a.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b.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c.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男性是XY,女性是XX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组成为: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2.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2)产物(证据):氨基酸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8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4. 在生物学研究中,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5.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7. 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2.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4.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6.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8. 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9.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 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肝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1.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