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大纲.doc
12页《 食用菌栽培 》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是种植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本知识、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消毒与灭菌技术、菌种制作技术、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保鲜加工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技能密切结合的应用技术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活习性;掌握食用菌营养和环境要求、消毒、灭菌、制种、栽培、环控、防病、保鲜加工、营销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制种能力、栽培能力、病虫害防治能力和生产组织能力,为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发展高效农业而奠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要求1.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的概念、基本形态及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食用菌的食用价值、栽培意义和生产潜力;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方式,营养要求和生态要求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设施环境调控的基本措施3.使学生掌握与食用菌生产相关的理论知识,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方法;食用菌贮藏保鲜与加工的原理及方法4. 理论教学力求创新,突出新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技能要求1.使学生学会消毒药品的使用和消毒方法,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技术,培养料发酵技术,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制备与无菌接种技术,菌种分离和提纯技术,生产中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2.使学生具备食用菌制种能力,主要菇类的栽培能力,产品保鲜加工能力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食用菌概述主要阐述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理论学习目标和技能学习目标;食用菌的概念、食用价值和栽培效益;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潜力和意义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手段,栽培食用菌的意义和发展潜力,我国食用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了解食用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和生产特点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产实际及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食用菌栽培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二)食用菌生物学基础具体内容有:食用菌形态、分类地位和栽培种类;食用菌的营养及生理类型;食用菌对理化环境的要求和与生物环境的关系;食用菌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1.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态和功能,菌丝组织体生理特点,食用菌生物学中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2)掌握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理功能与分布,食用菌生活史和繁殖方式3)重点掌握食用菌营养特点,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和PH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创造适宜食用菌生长环境的基本方法2.说明本部分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插入图像)教学手段,结合菌丝形态观察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实验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三)消毒与灭菌具体内容有:食用菌与其它生物的关系;消毒、灭菌的概念;各种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培养料、接种环境、接种工具、培养环境的消毒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与其它微生物种类和害虫的关系,灭菌、消毒、防腐的概念2)掌握消毒、灭菌的各种方法,避免环境污染的措施,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3)熟练掌握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的方法;无菌操作技术2.说明本部分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训进行,如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实训,环境化学消毒和无菌操作实训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四)食用菌菌种生产具体内容:主要讲授菌种的概念、种类和制种方法,制种的基本条件和设备及使用方法;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和制备,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和制备;液体菌种制作;无菌操作技术,组织分离技术,扩繁和接种技术,菌种的质量鉴定和菌种复壮与保藏技术。
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菌种类型,制种条件,培养基类型和制作方法2)掌握菌种繁育的基本理论,菌种质量鉴定、保藏方法,菌种生产中的消毒灭菌方法,菌种培养条件和贮藏方式等3)熟练掌握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液体培养基配制、菌种扩繁和接种方法,组织分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2.说明本部分主要运用教学实习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结合课堂多媒体教学和制种生产实训,使学生具备具备食用菌制种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上述实训的各项报告五)平菇栽培技术具体内容:主要讲授平菇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平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目前平菇的生产状况,常见的栽培品种;平菇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物料准备,发酵料制备,生料栽培特点;袋栽平菇的方法和技术,采后及采收后管理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平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平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2)掌握平菇的生态要求、各种栽培方法和技术环节,能够独立操作一种平菇栽培生产的全过程3)重点掌握培养料的处理方法,发酵料制作,发菌期和出菇期管理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和平菇栽培生产实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内教学任务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参加实训,达到学习目标。
完成实训报告六)香菇栽培技术具体内容:主要讲授香菇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香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目前香菇的生产状况,常见的栽培品种;香菇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物料准备,袋栽香菇的方法和技术,采后及采收后管理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香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2)掌握香菇的生态要求、各种栽培方法和技术环节,能够独立操作袋栽香菇生产的全过程3)重点掌握菌棒制作、接种技术,发菌期、转色期、出菇期管理及采收后管理技术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和香菇栽培生产实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内教学任务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参加实训,完成实训报告七)黑木耳栽培技术具体内容:主要讲授黑木耳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目前黑木耳的生产状况;黑木耳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物料准备,袋栽黑木耳的方法和技术,采后及采收后管理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目前黒木耳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2)掌握黑木耳栽培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环节,能够独立操作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全过程3)重点掌握黑木耳的生态要求,接种技术,发菌期管理和出耳期管理技术。
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和黑木耳栽培生产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八)滑菇、金针菇栽培技术具体内容:主要讲授滑菇、金针菇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滑菇、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目前滑菇、金针菇的生产状况,常见的栽培品种;滑菇、金针菇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物料准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和技术,采后及采收后管理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滑菇、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滑菇、金针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2)掌握栽培滑菇的配料、灭菌、包块和接种技术;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环节3)重点掌握滑菇、金针菇发菌期管理和出菇期管理技术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结合滑菇、金针菇生产的主要环节进行生产实训,以达到目标要求九)双孢菇栽培技术具体内容:主要讲授双孢菇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目前双孢菇的生产状况,双孢菇栽培设施和条件,培养料配方及物料准备,培养料的配制与发酵技术,播种与发菌期、出菇期管理技术;采后加工与下茬处理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双孢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2)掌握双孢菇的生态要求、栽培方法和技术环节。
3)重点掌握粪草发酵技术,包括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发菌期和覆土出菇管理技术2.说明本部分主要是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方法十)其它菌类栽培概述具体内容:主要讲授药用菌、珍稀菌类的主要栽培种类,如灵芝、虫草、猴头、天麻与密环菌以及杏鮑菇、鸡腿菇等珍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设施和方法,目前生产、销售情况,开发前景及技术要求等1.基本要求(1)了解灵芝、虫草、猴头、天麻与密环菌以及杏鮑菇、鸡腿菇等珍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销售情况及开发前景2)掌握灵芝、虫草、杏鮑菇、鸡腿菇的生态要求,主要栽培方法2.说明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实训条件选择其中的栽培种类进行教学本部分同样是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和生产实训教学手段,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参加实训,完成实训报告十一)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具体内容:主要讲授食用菌生产中的病害特征,如青霉、毛霉、根霉、木霉、曲霉等病原菌和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虫害发生规律,螨类、尖眼菇蚊类、瘿蚊类、蚤蝇类、跳虫类、线虫、蛞蝓等害虫的危害和防治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感染途径、病症及防治方法,病虫害预防的重要性2)掌握掌握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重点掌握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生产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一份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论文十二)食用菌贮藏、加工与营销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保鲜、加工、贮藏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依据,需要生产条件和设备及使用方法掌握食用菌干制、盐渍、冷冻等初加工技术2)了解基本的市场调研方法及调研程序,掌握市场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法3)了解食用菌出口的流程;掌握食用菌出口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营销技术;掌握食用菌出口贸易的谈判技巧2.说明本部分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市场调查,企业考察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完成食用菌市场调查报告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技能考试2.成绩评定: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如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20%,期末考试:80%五、实践环节(一)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课的内容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母种培养基制备,无菌操作训练及母种扩繁和培养,组织分离、孢子分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原种、栽培种接种与培养,液体菌种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主要栽培环节(拌料、装袋、灭菌、接种),主要栽培环节(发菌期管理),主要栽培环节(出菇期管理),参观食用菌生产工艺过程及先进设施。
1.基本要求(1)了解食用菌的菌丝体、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了解食用菌生产设施和条件要求2)掌握母种、原种、栽培种制种扩繁及组织分离方法与技术;掌握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催菇方法,掌握平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栽培技术3)熟练掌握食用菌制种技术,发酵技术,灭菌和接种技术,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环控技术2.说明实践课有实验、实训、生产实习和参观考察几种形式,除了菌丝形态观察之外,都是操作性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实验实训条件,如实验设备、物品、材料、药品等,以及必需的设施条件由于条件与设备有限,有些项目需要分组进行,其中一组占用课时,其它组占用课余时间,保证学生都有操作机会教学地点有本院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二)实践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1.教学形式 实验实训和生产实习2.实践教学资料 《食用菌栽培》实训手册,其中包括实训计划、实训指导和实训报告;实践课教学大纲、技能考核方案、毕业实习教学大纲3.实践课教学场所 本院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辽宁农业技术学校食用菌实习基地(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