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强谈图画书及其对幼儿教育的价值.doc
10页朱自强谈图画书及其对幼儿教育的价值 --2012年首届华语地区绘本教育论坛发言时间: 2012-5-11 作者: 朱自强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论坛发言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以及喜欢绘本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周翔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充满友情的介绍,今天我和各位一起要讨论的话题就是绘本的幼儿教育价值,当然这个话题是比较空泛的,我在接下来的讲座里面,我会从绘本的一些具体的对幼儿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和大家来讨论,刚才主持人也说到包括丁经理致辞中也讲到绘本在我们中国大陆发展已经有13年的历史,具体是十几年我觉得是一件很难计算的事情,但是我清晰的记得在2001年,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在那本书里面,我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说进入了21世纪,图画书概念其实和绘本是同一个事物,有的人愿意用绘本,绘本这个词据我了解应该是从日本传过来,它是日语里边的一个语汇,日语里的绘本概念和我们今天这个会议讨论的绘本概念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还有一个说法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独特而珍贵的幼儿教育资源 我呢,其实,比如说我翻译日本的图画书的理论著作绘本之力的时候,我是用的日语的绘本,这样一个称谓,但是平时呢,我还是会用图画书这样一个概念,比如我在去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图画书的书叫做《亲近图画书》,其实图画书和绘本是一个概念,那我记得当时在那本书里面我就说到在21世纪,图画书肯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长点,我当时是有一种预感,当然这种预感既是对中国大陆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的一个判断,同时也是基于我对西方特别是日本它的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了解,因为,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在学前阶段,其实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孩子们依然会喜欢读绘本,而且在儿童文学的种类中,可以说会本是最能得到大人的普遍欢迎的艺术样式,那么,也是基于我对西方还有日本他的文学发展的一个判断,这十几年来呢,图画书或者我们说绘本在我们中国大陆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其实有时我和其他朋友交流的时候,也会听到朋友们说,这个绘本太热了,但是我又想其实还热得不够,因为绘本作为一个儿童的恩物,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资源,他被很好的利用,其实是有待时日,那么,今天要讨论的这个绘本的幼儿教育价值,我想,我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绘本是独特而珍贵的幼儿教育资源,或者说是学前教育资源。
我说他独特,因为绘本这种艺术形式,他和一般的文字印刷的然后加上一些插图的那些儿童文学作品或者我们说儿童的文学读物是不一样的因为,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罗汉说过一句话,他说媒介即契机,就是说不同的媒介他会传达性质上功能上完全不同的信息,那图画书或者说绘本它这种媒介非常的独特,它是有着文字印刷的书籍所不能替代的那种艺术的效果,那通过这个艺术效果,我们应用于儿童教育,应用于学前教育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那作为图画书来说,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媒介,图画书这种艺术,绘本这种艺术由两种媒介来组成,一个是文字,当然有一种特例就是无字的图画书,可是无字的图画书的创作往往作家的头脑里面有一个文字的故事在那里,然后有这个文字的故事基础上,他用叙事性的图画来讲述故事,那除了这种之外,一般来说图画书一大半的图画书有文字然后有绘画,就是美术的绘画,这两种媒介,加在一块,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成力量,这个生成力量带来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独特的幼儿教育的资源 图画书是文图之间的的互动和生成 那么首先,我想简单的谈一谈关于绘本这个概念,就是什么是绘本,我这里主要介绍两个绘本研究专家他们的观点,一位就是可能在座的大家都熟知的日本的著名的图画书研究的学者——松居直。
他有一个观点,文字+图画=有插图的书,文字*图画=图画书,他列了这样不同的两个算式,两个算式不同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考虑把具体的数字代进去,就知道这两个公式是完全不同的,他说有插图的书是文字加上图画,比如说文字的值是2,图画的值也是2的话,那2+2=4,用2代进来,这2个公式的区别看不出来,我们可以把它换成3,3+3=6,就是文字3+图画3=6的时候,这叫有插图的书,可是图画书不是这种书,图画书是文字*图画=图画书,那如果是3的话,3*3=9,和前面插画书的等于6就完全不同,它生成出了新的东西,也就是说图画书这种文图之间的相互的互动和生成性会给图画书这种艺术带来很多很多新的信息而这种新的信息对幼儿的心智的发展非常重要,后边我要具体来讲 图画书有三个故事 那么还有一个绘本的概念,就是加拿大著名的学者说通常图画书会有三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文字讲出来的故事,一个故事是图画讲出来的故事,那第三个故事哪儿来的呢?第三个故事就是读者读文字的故事还有图画讲述的故事这两者合在一块,形成了第三个故事,也就是说我自己认为在儿童文学的各种题材里边,图画书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图画书是最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进行新的世界建构的故事,也就是说图画书最能够让他的读者对这个艺术世界进行自己的独到的建构,他要让读者参与进来,读者不参与,图画书的第三个故事的世界就产生不出来。
这一点是图画书这种艺术的最独特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对儿童的心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接着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是著名的图画书作家的一本图画书,我觉得这本图画书就是比较典型的是那种诺德曼所说的一本图画书会讲三个故事,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本图画书,我现在给大家的是这本图画书的全部的文字故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他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这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全部的文字故事 没看过这个图画书的朋友们,你们读了这个文字之后,你脑海中获得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世界,如果把它转换成画面的话,是一个什么画面,我估计我们大家心里都有数,可是我们再看一下这本图画书,你就会发现实际上图画书给我们呈现的和这个文字呈现的内容有极大极大的不同,他有一个新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他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这本图画书我说是典型的讲了3个故事的图画书,一个是文字讲给我们的,我们知道图画也在讲故事,它讲这个故事和前面文字故事有关系,但是内容大不一样,它有很多很多新的信息加在里边去了。
那么我刚才讲到图画书是最能够让读者进行新的故事建构的一种艺术形式那我们作为读者,我们看着它的图画,我们的大脑会把文字故事和图画提供的故事进行一个整合,整合成我们心中的一个新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读者,特别是对年幼的儿童读者,他的心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整合的过程,大脑整个的感受,和加工的方式,其实是非常的复杂,当然下边我会介绍到很多绘本作品,这里其实进行新的故事的建构,我们都会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 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这里,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松居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不一定是一个观点,是他对幼儿接受图画书的最佳状态的一种深入深刻的观察,观察之后,他把它提炼出来,他说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这两个说法有根本性的差异,当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用耳朵听大人讲述出来的语音,然后用眼睛看着图画书上面的具有故事叙事功能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奇妙的效果,这不是松居直说的,我给加进来了,什么效果呢?孩子用耳朵听到的大人讲的文字故事使他眼睛看到的那个绘画的那些画面动了起来,就变成活动性的有过程的一个生动的图像的一个故事的世界,会有这样一种功能。
而当图画随着他听到的文字故事都动起来之后,他就是在造一个新的故事的世界而在再造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判断力等等都会得到发展,当然也包括后面我要讲到的语言的能力,这个语言不是讲出来的物化的语言,而是在头脑中形成的内在的丰富的语言世界,所以我觉得松居直说的话触及了绘本这个艺术形式的本质的特征小孩子用耳朵听有声的语言,用眼睛看画面,然后使画面活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对绘本世界有一个非常深入真切的心理体验的过程我们接下来就谈一谈绘本在幼儿教育上的价值,我认为绘本对幼儿的心智发展,最重要的教育作用是让年幼的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此过程中,他体尝到品味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游戏和阅读就是他生活的本身,通过绘本的阅读体验,他会得到生命的快乐的体验这点是他在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根基,这才是绘本教育的最大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价值 问题的发动应该来自孩子 这讲起来相对有点虚,我们来点实用性的,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幼儿园的老师,我们要把绘本在幼儿园给孩子读,让孩子欣赏,我们把它当作幼儿教育的一个资源,或者我叫做教育的材料,但是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当我们把绘本给幼儿园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我们的教育目的,但是千万不要做的太技术性了,太教学化了,我觉得在幼儿园让孩子非常自然的接触到绘本,享受到绘本的乐趣,小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感受,很多想法,下面我也会举到例子,这个时候呢他可能很想和我们来交流,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和孩子讨论绘本的时候,问题的发动应该来自孩子,我们老师不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通过图画书来问孩子,而是我们要去观察孩子,一本好的图画书一定会引起孩子在心理上情感上的很好的强烈的反映,这个会表露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抓住孩子的关注点兴奋点,我们再来和孩子进行交流和讨论,我觉得这个效果才会更好。
否则我们自己绞尽脑汁事先想了很多的问题,有可能会偏离孩子的感受,也有可能把孩子纯正的阅读引到歧路上,这种可能是有的,我在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些成果里,我就看到过这样的研究结果 我们大人在这里归纳主题,自己的理解和孩子的理解完全相反,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拔萝卜,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幼儿故事,我看到的是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有名著名作家叫阿托尔斯泰,不是写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他曾经把这个故事写成文字,日本有一位画家,把这个文字画成了一本图画书我在教材里看到对拔萝卜有一本教材叫《儿童文学》,它说当好你给孩子讲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给他讲拔萝卜的故事,他对团结力量大这样一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这样的说法,就是我们大人的阅读归纳和分析,这样的观点对不对呢?我们不能绝对说他不对,但是我们看看他和孩子的感受有没有区别,这本书我在20多年前,从日本,我第一次留学带回到国内,我拿着这本图画书到东北师范大学的实验幼儿园,给中班的小朋友讲图画书我讲了很多图画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拔萝卜》,这故事讲得是从前有个老爷爷,种下了一颗萝卜,他就盼着萝卜快长成大大的甜甜的萝卜,萝卜长啊,果然长成大大的甜甜的萝卜,老爷爷就去拔萝卜,拔呀拔不动,老爷爷就叫来了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老奶奶叫来了小孙女,小孙女拽着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呀拔不动,小孙女叫来了小狗,小狗拽着小孙女,小孙女拽着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不动,小狗叫来了小猫,小猫拽着小狗,小狗拽着小孙女,小孙女拽着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不动,最后是小花猫叫来了小老鼠,小老鼠拽着小花猫,小猫拽着小狗,小狗拽着小孙女,小孙女拽着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呀,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我这样讲,大家觉得罗嗦吧,不会觉得罗嗦,那太好了,大家都是有儿童心性的人,小孩子不会觉得啰嗦,为什么,我将这个故事的时候注意看到下边,有几个男孩子,我讲到,小狗叫来了小猫,小猫拽着小狗,拔呀拔呀拔呀,他们就坐在那里拔呀拔呀拔呀,有吧?最后,小花猫叫来了小老鼠,小老鼠拽着小花猫,拔呀拔呀拔呀要6次,这个时候那几个男孩子就站起来了,然后拔呀拔呀跟着我用力的语言一起,拔呀拔呀拔萝卜,这个情景对我很有触动,让我想到这本图画书的主题究竟是不是团结力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