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281页信用平台项目编号:信用平台项目编号:400122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2022 年年 6 月月 1 目录目录 1.1.概述概述.1 1.1.项目建设特点.1 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2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 1.4.相关情况分析判定.3 1.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6 2.2.总则总则.7 2.1.报告书编制依据.7 2.2.评价原则与评价重点.10 2.3.功能区划.11 2.4.环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14 2.5.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6 2.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区.21 3.3.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4 3.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及地理位置.24 3.2.工程的建设内容、平面布置、结构和尺度.26 3.3.工程的辅助和配套设施,依托的公用设施.29 3.4.生产物料与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及其储运、用水量及排水量等.35 3.5.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程量及计划进度.36 3.6.项目占用(利用)海岸线、滩涂和海域状况.42 3.7.工程分析.45 3.8.与连云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规划环评的符合性.48 4.4.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50 4.1.区域自然环境现状.50 4.2.区域社会环境现状.60 5.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2 5.1.水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2 5.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06 5.3.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2 5.4.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30 5.5.生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33 5.6.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5 5.7.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172 5.8.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79 6.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0 2 6.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0 6.2.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95 6.3.泥沙冲淤环境影响.198 6.4.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199 6.5.海洋生态环境影(包括生物资源)响预测与评价.199 6.6.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04 6.7.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204 7.7.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207 7.1.环境风险评价等级.207 7.2.环境风险危害识别与事故频率估算.210 7.3.环境风险影响预测方法和主要预测因素.217 7.4.事故后果分析.223 7.5.环境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和应急方法.224 8.8.清洁生产清洁生产.229 8.1.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内容与符合性分析.229 8.2.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229 9.9.总量控制总量控制.231 9.1.主要受控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方式与排放量.231 9.2.污染物的排放削减方法.231 9.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231 10.10.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32 10.1.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32 10.2.建设项目各阶段海洋生态保护对策措施.232 10.3.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一览表.233 11.11.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合理性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合理性.235 11.1.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的费用估算.235 11.2.环境保护经济损益分析.235 11.3.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236 12.12.环境可行性环境可行性.237 12.1.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237 12.2.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247 12.3.建设项目的政策符合性.253 12.4.工程选址与布置的合理性.256 12.5.环境可接受性分析.259 13.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260 13.1.环境保护管理.260 3 13.2.环境监理.261 13.3.环境监测计划.261 14.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264 14.1.工程分析结论.264 14.2.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264 14.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272 14.4.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272 14.5.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结论.273 14.6.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结论.273 14.7.区划规划和政策符合性结论.274 14.8.公众参与结论.274 14.9.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274 附件附件.277 附件一附件一 委托书委托书.277 附件二附件二 监测单位资质及监测专题报告监测单位资质及监测专题报告.278 附件三附件三 生态环境部关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环境影响报告生态环境部关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书的审查意见.284 附件四附件四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规划方案调整的批复连云港港赣榆港区规划方案调整的批复.292 附件五附件五 船舶污染物接收协议船舶污染物接收协议.297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概述概述 1.1.项目建设特点项目建设特点 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北翼港区,港口建设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后方紧邻临沂和本市多个工业开发区。
根据功能定位及其服务和运输需求,港区共分为四大功能区:分别是码头作业区、仓储物流园区、公共配套区和综合服务区其中码头作业区,分为 LNG 泊位区、液体散货泊位区、干散货及通用泊位区、通用及多用途泊位区、临港产业泊位区等五部分,规划总面积 2430 万临港产业泊位区位于三港池的西侧,陆域纵深 1000m,总面积约 620 公顷,后方为柘汪临港产业区用地,该区域主要为临港工业所需各类原材料进出服务为了适应港区后方货物运输合理船型的通航作业等级要求、保障未来到港的10 万吨级船型可以进入港区装卸作业,港区主航道等级已由原 5 万吨级提升至10 万吨级,与一港池起步码头工程港池水域相接,以满足 10 万吨级散货船和 10万吨级油船乘潮进出港需要随着赣榆港区吞吐量规模发展迅速,腹地内众多企业和用户纷纷主动与港区接触表示希望通过赣榆港区运输货物;近期,益海(连云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健康粮油有限公司以及新邦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拟在规划临港产业泊位区落户为给粮油企业落户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临港产业泊位区泊位尽快落地投产,急需尽快启动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的建设,与已建 10 万吨级航道相接,使主航道延伸至二港池、三港池水域,保障航道设施规模的发展与需求相配套,最大化的发挥港区为腹地社会经济和临港工业快速发展服务的功能。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于 2021 年 11 月编制完成,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为:本工程是在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进出港主航道基础上向西延伸,起点为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主航道的 B点(里程为 1+168),终点为航道南延伸段在二港池拐点 N 点,航道轴线与 10 万吨级进出港主航道一致,南延伸段一期工程长度 3135m,有效通航宽度 190m,满足 10 万吨级散货船舶单向、乘潮通航要求航道总疏浚量约为 672.5 万 m3,疏浚土方吹填至西侧物流园及临港产业区已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形成的纳泥区内估算总投资 28604 万元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规定,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在接受委托之后,组成项目组,对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图 1.2-1。
图图 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工程的建设特点,航道工程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本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较多,航道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航道疏浚对海洋水文动力、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预测分析航道施工期环境影响2)溢油事故风险对环境的影响3)提出切实有效的海洋生态资源补偿、环境保护对策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1.4.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 1.4.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工程建设属于鼓励类目录的第二十五大类“水运”中的“沿海深水航道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及通航建筑物建设,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内河航道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4.2.规划符合性分析规划符合性分析 该航道工程位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中规划的航道区,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符合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1.4.3.工程建设必要性工程建设必要性(1)是实现连云港港)是实现连云港港“一体两翼一体两翼”总体发展目标和港区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总体发展目标和港区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保证 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明确的“一体两翼”总体布局,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一体两翼”中的北翼。
赣榆港区的建设是连云港港“一体两翼”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将使连云港港“一体两翼”布局更加完善,功能更加明确,分工更加合理,将进一步有利于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总体规划确定赣榆港区作为连云港港重点开发的北翼港区,港区功能定位为:“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云港港拓展港口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四沿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赣榆港区以服务后方精细化工、加工工业等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后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预留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发展集装箱运输赣榆港区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使赣榆港区快速成长为港区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港区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赣榆港区必须进一步加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自身港口功能航道作为港口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港口发挥功能的基础,为港口的运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是港区规划二港池内的码头泊位的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可以为进出二港池的货运船舶服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赣榆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港口整体规模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港区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2)是适应腹地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港区腹地内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是适应腹地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港区腹地内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需要客观需要 赣榆港区的建设于 2010 年 8 月 19 日正式拉开序幕,2012 年 12 月 24 日正式试投产运营自开始运营以来,赣榆港区吞吐量规模发展迅速,腹地内众多企业和用户纷纷主动与港区接触表示希望通过赣榆港区运输货物赣榆港区现有码头利用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通用设计吞吐能力 668 万吨/年,2020 年吞吐量 1589 万吨),临港产业仍有大量货源还未充分向港区集聚;港区建设明显滞后于港区后方临港企业和物流企业需求;根据目前赣榆港区码头泊位、航道、防波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港区的通过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腹地对港区的货物运输需求特别是随着赣榆港区的开发建设,由于被港区吸引而新进入临港区域的企业或新生成的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