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年产80万吨石料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113页
  • 卖家[上传人]:龙***
  • 文档编号:612750347
  • 上传时间:2025-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8MB
  • / 1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年产 80 万吨石料生产线扩建项目项目代码2504-320707-89-05-640072建设单位 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东吴村地理坐标(119 度 04 分 34.937 秒,34 度 54 分 29.751 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3039 其他建筑材料 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 造 303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连云港市赣榆区数据局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赣数备[2025]268 号总投资(万元)3000环保投资(万元)156环保投资占比(%)5.2%施工工期10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 □是:用地(用海)面积(m2)4930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无规划情况《柳湖村、吴庄村和邵三庄村村庄规划(2021-2035 年)》审批机关: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政府批复:赣政规复[2024]25 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1 —其他符合性分 析1 、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属于 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经查询《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24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 淘汰类范畴。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东吴村内,租用东吴村三队 原砖厂场地根据柳湖村、吴庄村和邵三庄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图,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项目占地面积约 4930 平方米本项目不属于《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 (2024 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限制类项目、禁止类项目,且符 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项目属于允许类,符合政策要 求3 、与《连云港市赣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相符性分析根据《连云港市赣榆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统筹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 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户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 性严格保护的区域,严格禁止生产性、开发性建设活动;永久基本 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永久基本农田布 局总体稳定;城镇开发边界: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镇无序 蔓延,划定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根据《连云港市赣榆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中全域 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项目属于原有项目扩建项目,不涉及生态 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且项目所涉区域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域。

      — 2 —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连云港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4 、“三线一单 ”相符性分析(1)与连自然资函[2022]183 号、苏自然资函[2025]140 号等文 件相符性分析根据《关于启用“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 用海依据的函》(连自然资函[2022]183 号)、《连云港市赣榆区生 态空间管控区域优化调整方案》(苏自然资函〔2025〕140 号)和 《江苏2023年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公告》可知:本项 目距离最近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为通榆河(赣榆区)清水维护通道, 通榆河(赣榆区)清水维护通道位于本项目西侧,最近直线距离约 0.74km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符合《关于启用“三区三 线 ”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连自然资函 [2022]183 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项目周边生态红线规划范围具体 情况见表 1-1,连云港市生态红线规划范围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见附图 3表 1-1 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红线规范范围位置关系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范围相对本项目国家级生态保护红 线范围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方位距离通榆河(赣榆 区)清水维护通道水源水质保护-包括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通榆河(赣榆段)南起沭北闸,北至东温庄水库,全长29公里及其两侧各 100 米二级保护区:新沭河北侧河道及其北侧 1000 米,与通榆河平交 6 个河道(范河、朱稽河、青口河、兴庄河、官庄河、韩口河)上游 5000 米及其两侧各 1000 米W0.74km由表 1-1 中可以看出,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 3 —间管控区域2)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 ”生态环 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 号)相符性分析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 号),本项目位于重点管 控单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 1-2表 1-2 本项目与苏政发[2020]49 号的符合性分析表管控类别重点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符合 性空间布局约束1.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 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 号),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已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确保全省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全省陆域生态空间总面积 23216.24 平方公里, 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22.49% 其中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陆域面积为 8474.27 平方公里, 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 8.21%;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为 14741.97 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 14.28%2.牢牢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战略导向,对省域范围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岸线、河段和区域实行严格管控,管住控好排放量大、耗能高、产能过剩的产业,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3.大幅压减沿长江干支流两侧 1 公里范围内、环境敏感区域、城镇人口密集区、化工园区外和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着力破解“重化围江 ”突出问题,高起点同步推进沿江地区战略性转型和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4.全省钢铁行业坚持布局调整和产能整合 相结合,坚持企业搬迁与转型升级相结合,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 的兼并重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沿 海精品钢基地,做精做优沿江特钢产业基 地,加快推动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1 、本项目符合连自然资函[2022]183 号的要求,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2 、本项目不涉 及需要重点保护的岸线、河段和区域,不属于排放量大、耗能高、产能过剩的产业。

      3 、本项目不属 于沿长江干支流两侧 1 公里范围内、环境敏感区域、城 镇人口密集 区、化工园区外和规模以下 化工生产企业4 、本项目不属 于钢铁行业5 、本项目不涉 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符合— 4 —布局5.对列入国家和省规划,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重大民生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应优化空间布局(选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应采取无害化方式(如无害化穿、跨越方式等),依法依规履行行政审批手续,强化减缓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补偿措施污染物排放管 控1.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以环境容量定产业、定项目、定规模,确保开发建设行为不突破生态环境承载力2.2020 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全省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 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总量分 别为 66.8 万吨、85.4 万吨、149.6 万吨、91.2 万吨、11.9 万吨、29.2 万吨、2.7 万吨本项目建成 后,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区域污染物排放管 控要求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管控县级以上 城市全部建成应急水源或双源供水。

      2.强化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管控重点加强化 学工业园区、涉及大宗危化品使用企业、 贮存和运输危化品的港口码头、尾矿库、 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危废处理企业的环境 风险防控;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 处置和倾倒行为;加强关闭搬迁化工企业 及遗留地块的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修复3.强化环境事故应急管理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分区域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各级工业园区(集聚区)和企业的环境应急装备和储备物资应纳入储备体系4.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按照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监管力度、统一应急等级、协同应急救援的思路,在沿江发展带、沿海发展带、环太湖等地区构建区域性环境风险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实施区域突发环境风险预警联防联控本项目建成后尽快执行事故防治对策措施,编制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贮存必 要的应急物 资,定期开展 事故应急演练符合资源利用效率要求1.水资源利用总量及效率要求:到 2020 年,全省用水总量不得超过 524.15 亿立方米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要求到 2020 年,全省矿井水、洗煤废水 70%以上综合利用,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

      2.土地资源总量要求:到 2020 年,全省耕 地保有量不低于456.87 万公顷,永久基本1 、本项目不涉 及生活污水2 、本项目为扩 建项目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不占用耕地以及永久基本农田3 、本项目不涉 及燃料的使符合— 5 —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390.67 万公顷3.禁燃区要求: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 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