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背诵内容教学内容.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195963297
  • 上传时间:2021-09-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4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可编辑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天圆地方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不规则球体 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月食,海边看轮船,站得高看得远 地球的大小 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 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人们把地球真实形状按照比例缩小,就做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能够看见地球的全 貌 地球仪上的地轴穿过地心,和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点叫做两极地轴是假想轴,本身并不存在 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 地球以上,和赤道平行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和纬线垂直线叫做经线 纬线的形状都是圆;长度不相等,其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 万千米,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 变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的形状都是半圆;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 万千米,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经 线指示南北方向 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称为南纬和北纬,分别用S 和 N表示,南极和北极都是90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人们规定,全球0 30叫低纬度地区,30 60叫中纬度地区,60 90叫高纬度地区。

      特殊的纬线:南回归线(23.5 S),北回归线(23.5 N),南极圈(66.5 S),北极圈( 23.5 N),赤道( 0)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首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带旧址),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 东、向西,各分108,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 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北称 为 180经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东经在东半球, 西经在西半球,但经度超过160在西半球(“大大为西”),小于20在东半球(“小小为 东”) 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地面上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判断方法:在经纬线为直线的图上,度数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西增大的是西 经,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在南北两极为中心的图上,向南极增大的是南纬,向北极增大的是北纬,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判断是向东增大还是想西增大 地球的自传 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周 期)为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北太阳照射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 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不同的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就产生了时间差异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周 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指向北极星),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 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万全相同,就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二分二至:春分(日)3 月 20 日或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6 月 21 日或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 (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刚好相反; 秋分(日) 9 月 22 日或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 12 月 22 日或 23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刚好相反 五带的划分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23.5 S23.5 N)有阳光直射现象,全年高温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66.5 90)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全年寒冷 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23.5 66.5 )。

      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 明 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三要素:比列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和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范围越 大,内容越简略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指向标时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有经纬网时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既无 指向标也无经纬网时,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记住常用图例 根据使用目的选用合适的地图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高度:指某个地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指一个地方高出另一个地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吧还把高度相同的地方连城的线叫等高线 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地方海拔高度相等,不同的等高线上的高度不相等两条相邻等 高线的海拔高度的差相等(叫等高距)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 根据等高翔的形状可以判断地形部位 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叫鞍部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可编辑 山谷中通常有河流发育,适宜漂流陡崖适宜攀岩,陡崖处常有瀑布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还把低于20 米,为平原。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山地:海拔 500 米,海拔高,相对高度大;丘陵:海拔较低(500 米),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海拔 500 米,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和缓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剖面图:可以表示沿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海洋和陆地 海陆分布 地球上海陆分布极不均匀,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71% ,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北极 周围是一片海洋,而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无论怎样看,每个半球都是 海洋面积要大于陆地面积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统称大洲,大陆向海洋伸出 的尖端叫半岛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大洋靠近大陆边缘的部分叫海,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亚洲丶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东半球, 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大西洋的形状呈“s”形,为第二大洋,印度洋大 部分处于热带地区 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被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有南极洲,亚洲和北美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为北冰洋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一线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从大西洋到印度洋之 间的航程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从大西洋到太 平洋之间的航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海陆变迁 证明海陆变迁存在的例子有: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 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低地之国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和南美洲的海岸轮廓非常相似,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曾经只有一块陆地,后来慢慢分离、缓慢漂移,最后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四大洋的分布格局 南美洲和非洲的生物物种相同,古老的岩层非常相似,说明它们可能曾经连在一起 板块构造学说 20 世纪 60 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活 跃。

      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亚 欧板块几乎全部是陆地,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的张裂运动可能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运动可能形成山脉 红海扩大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 地中海缩小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珠穆朗玛峰还会继续长高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为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多变的天气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可编辑 人们通常用阴晴、冷热、风雨等来描述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叫天气一个地方一年或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时间较短、多变,气候的时间较长,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预报 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云区一般来说白色越浓的地区表示云层越厚,下面为阴雨天气,而能够看见绿色和蓝色的地方往 往是晴天 为了能够看懂天气预报,人们通常用专用符号来表示各种天气。

      请大家熟记各种天气符号 我们可以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网络查询,看报纸,打等等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空气质量的好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空气质量的高低通常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也 叫污染指数 人们把空气质量的高低划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等级别请大家 熟记个空气质量等级的质量指数 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除了与自然因素有关以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而且往往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 重要 气温的观测 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温度计,用“”来表示,读着摄氏度 气温的观测,一般是一天观测四次,分别在8 时、 14 时、 20 时、 2 时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当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叫做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变 化,叫气温的年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二时左右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 月和 1 月,而海洋上分别出现在 8 月和 2 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气温的分布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从低纬度想高纬度递减)- 纬度位置不同;同 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海洋气温- 海陆位置不同;气温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 - 地形因素影响。

      降水的观测 从大气中奖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 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单位是毫米一天观测两次:8 时和 20 时 降水的变化 通常用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变化 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有的地方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量的季节 差异很大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可编辑 描述方法:降水均匀用“全年”,降水不均分季节,超过100 叫”多雨”,50 左右叫“湿润”,降 水很少叫“少雨”如A:全年湿润;B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量的一般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不同);回归线附 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位置不同);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 少(海陆位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影响) 世界的气候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情况,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 况 A地全年温和湿润; B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可编辑 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思考: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全球变暖有什么危害?针对全球变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