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滇王国博物院初步设计说明.pdf
64页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古滇王国博物院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 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古滇王国博物院 2. 子项名称:古滇王国博物院 3. 建设单位:昆明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 建设地点: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 B-09 地块 5. 用地性质:商业设施用地 6. 建设用地面积:457660 平方米 7. 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8.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9.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二、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1)昆明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 团)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昆明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古滇王国电子总地形图 (20130923 版) (3)业主提供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项目策划建议书 (4)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 114 号 (5)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控制性 详细规划 (6)业主书面确认的方案设计图纸 (7)业主历次的沟通会议会议纪要及来往函件 (8)业主发来的历次书面修改意见 2本工程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详见各专业说明篇章。
三、设计规模和范围 1. 设计规模 昆明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整体项目以红山为中心, 打造十字形的古 滇文化旅游和核心轴线,南北形成古滇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而东西向轴线 形成文化演艺休闲中心 南北中轴向南延伸, 打造南部新城的公共生活中心, 围绕其发展形成一系列文化产业和城市一体化的组团,实现以古滇文化为主 题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发展,由此将本项目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 旅游名城古滇王国博物院位于红山之上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以展示代表古 滇特色的出土文物,人文情景再现为主要功能的展陈场所总用地面积为 457660 ,总建筑面积为 21365 地上建筑面积为 21365 ;无地下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室,项目主体 1 层,局部 2 层设计总高度 17.5 米停车场设置于山脚下, 设计停车位为 176 辆大巴停车位 2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合同,本项目的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通风、 强电、弱电等专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不包括基坑设计、 景观设计、室内二次装修设计、幕墙深化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弱电智能 化深化设计、厨房专项设计、燃气设计、泛光照明设计。
本文本为初步设计 文本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设计指标 备注 总用地面积 457660 m2 总建筑面积 21365 建筑容积率 0.047 建筑层数 1 层 局部 2 层 建筑占地面积 20174 m2 不含基座面积 建筑密度 4.47% 总绿地面积 339760m2 绿地率 74% 建筑总高度 17.5m 以檐口高度计 机动车停车位 176 辆 按大巴车位设计 2.古滇王国博物院分层面积表 项目 架空层() 一层() 夹层() 二层 () 廊下面积 2015 140 前山门 289 354 后山门 164 898 角楼 132 262 296 左厢房 5665 右厢房 4763 大殿 4023 1484 景观平台 880 小计 4903 14059 855 1548 总建筑面积 地上 21365 ,地下 0 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 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年 8 月 10 日起实施)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91 国家和昆明市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二、场地概述 1本项目位于云南昆明市滇池南侧的晋宁南城,东经 10213至 10252,北纬 2424至 2428。
东临澄江县,南连江川县、玉溪市,西与安宁市、峨山县、 易门县接壤,北和西山区、呈贡县交界,是现代新昆明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 部分与功能扩展区 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3基地位于红山之上,现有场地绝对标高在 1895.01975.0 米之间,最大高差 约 80.0 米 4基地周边紧邻城市道路,北临环湖路宽 38 米,南临纬二路宽 24 米,西临经十 路宽 30 米,东临经十一路宽 30 米 5场地内无需要保存的建筑、构筑物 三、总体布局构思 古滇王国博物院整体建筑布局提炼自古代帝王城池 “三朝五门” 形制, 在纵向轴线 上布置了一序列的广场及门楼, 形成入口山门及集散广场, 中央大殿仪式广场, 出 口后山门及疏散广场 在大殿的四个角部分设角楼, 形制上顺应了古时登高望远, 抵御外侵之用,实际功能可成为整个古滇项目的制高点做观景平台之用古滇王 国博物院总体布局遵从于“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偶重楼”的形制特 征 四、竖向设计 1场地标高的确定: 基地位于红山之上,现有场地绝对标高在 1895.01975.0 米之间,最大高差 约 80.0 米根据现状的标高情况及土方的平衡考虑,本工程以厢房一层室内 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1959.05 米,室外标高-0.450 相当于绝 对标高 1958.60。
左右半山腰处观景平台高度定为 1949.05 米 2广场的竖向设计 基地总体采用由建筑向广场找坡的形式基地南北中轴线位置标高设计为 1958.60,向两侧以 3%找坡 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 排放到城市管网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 道等均采用地下敷设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3建筑基底竖向设计 0.000 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 1959.05 米 4室外场地的竖向设计详见竖向设计图 绝对标高根据业主提供的地块规划条件图确定,室外场地的竖向设计详见总 平面图 五、交通设计 1.机动车流线 因本项目地处红山之巅,故为了保证山体景观的延续性和古滇王国博物院的肃穆 性, 规划未将机动车引至主体建筑群, 而是在红山东南脚下设置了机动车停车场, 其中包含了大巴停车位及小车停车位而在停车场及博物院景观大台阶的半平台 之间由电瓶车连接,缩短了由大台阶步行进入博物院的距离 2.人行流线 整个步行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分为游客参观路线及观景步行流线两条 其中游客参观路线由入口大台阶进入第一进院落博物院入口山门后左转进入 4D 影厅,欣赏震撼人心的古滇王国纪录片。
欣赏完纪录片对整个古滇王国的历史及 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经过序厅右转进入第二进院落,滇王大殿即坐落其中,进 入大殿后滇王议政的复原场景即可映入眼帘,此刻可感受到古滇时期原始粗犷的 建筑艺术及滇王朝政的生活场景参观完大殿后由大殿北门出来进入第三进院落, 由第三进院落进入位于西面厢房的石寨山古墓区展厅,参观当时古墓挖掘现场的 复原场景 出石寨山古墓区展厅后顺时针行走即可参观青铜器展厅、 贮贝器展厅、 纺织及服饰展厅、后宫文化展厅及精品展厅和临时展厅在其中可欣赏古滇时期 的秦铜器艺术及市井百姓生活、生产的复原场景,对古滇文化进行全方位多方面 的深入了解,精品展厅亦将整个参观推向高潮观景步行流线则可由大台阶进入 入口集散广场后左转进入厢房外侧的步行观景通道, 并可环绕基座一周进行 360 全方位的观景,亦可下到东西两侧的观景平台上进行小憩如已进入山门也可登 上大殿四偶的角楼进行观景,角楼是整个项目的制高点,可凭眺滇池美景,是观 景的绝好之处 六、绿化景观设计 因本项目占据红山, 因此绿化景观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对于本项目来说绿化景观设计 尤为重要,山体的景观设计以“自然、原始、大气”为原则,利用山体原有的地形 种植参天大树,再分设几个点作为景观节点与景观步道串联,流连其中有移步换景 的效果。
而博物院基座则以毛石为主要材料与自然绿化景观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更 突出古滇王国博物院的古朴与庄严 而在建筑群内部则在西北、东北和东南角各设置了景观内院,作为参观流线上的景 观节点,可以使参观者在观看展品的时候也能在内院中休憩交流在铺地的选择上 则以大块的青石板铺地为主, 配合地面石材上的雕刻与拼花既突显出博物院的古朴 端庄同时也突出了大殿的帝王之气,大气之风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建筑设计 一、设计等级 1.建筑类别 (1)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规定,本项目各单体建筑高度 均未超过 24m 为多层公共建筑 (2)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规定及设计合同要求,建筑设 计使用 年限为 50 年 2.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规定,本项目地面所有建筑单体的耐 火等级均设计为一级 3.抗震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和业主要求,本建筑抗震设防烈 度为 8 度,详见结构设计专篇 4.屋面防水等级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的要求,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 I 级。
5.人防设计 本项目建筑地上 1 层,局部 2 层,无地下室,基础埋深未超过 3 米,地面总建筑面 积 21365 平方米,在 10000 平方米以上 依据昆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 规定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告第 48 号第十三条第三项,具体配建比例按照地面总建 筑面积 2%配建需配建人防面积为 21365*2%=427.3(平方米) 异地配建,面积 在滨湖香醍住宅平衡 二、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06) 4.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91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2001 年版 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 14-2005) 9.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2010) 1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14-2006) 1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 12.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93-2011) 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1996 ) 14.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53/T-39-2011) 15. 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 114 号) 16.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1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年版)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1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 19. 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及地方设计规范 三、功能布局 本项目位于红山山顶, 属仿古建筑, 为展览及商业性质, 建筑布置可大致分为若干 建筑单体, 分别为纵轴上的前山门、 大殿、 后山门、 纵轴上的侧山门及周边的厢房、 角楼等。
其中除大殿为 2 层的高层建筑外,其余均为 12 层的多层建筑 顺着山脚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