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工程管理学重点知识点复习以及期末测试题.docx
26页管理学原理重点第一章.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等一系列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1 .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原理(1)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根据现代大生产的客 观规律,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使组织资源得到最正确组合和合理利用,取得 最大经济效益2)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表达社 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断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3)现实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导 人们探索和掌握管理体系的特点和规律性、实现管理任务的有力武器,是 建立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认识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原理,可以使我们分清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 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正确地处理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吸收国外管理 经验与结合中国实际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中 有益的东西,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对于解决管理中的 实践问题,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管理的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对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5)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1)确定整体目标:目标管理从制定目标开始制定目标包括制定企业的总目 标及总目标的展开,即根据总目标自上而下各自制定部门 目标和个人目标2)建立目标体系:企业总目标确定之后,要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制 定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各级各部门的目标,每个人,包括 各级领导要制定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的个人目标这样通 过目标的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协调一致的企业 目标连锁体系3)明确责任:实施目标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地做到每个目标和子 目标都应是部门或某个人的明确责任,如果难以做到,那么至少 应该对每一协作的管理人员所要完成的计划目标及所做的具体 任务,作出明确的规定4)组织实施:目标确定之后,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这也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 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是靠上级的严格监督和控制,而是 靠执行者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是按照例外原 那么,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
5)目标评价与反响:目标管理特别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①自我评定:每个人对照目标要求和实际工作成绩进行自我评价,成果评定 以自我评定为主②民主评定:结合各部门、各环节以及每个人的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民主 讨论,集体评定③上下级协商评定:在下级自我评定的基础上,上级对下级的目标执行情况 作出评价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切合实际,上级作 出同意的结论即可;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与实际有 较大出入,那么上级需与下级进行协商,并作出上级评定 的意见第五章101 .组织的定义:(1)作为实体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过分工和协作,建立 起不同层次的责任和职权制度后而构成的人的集合2)作为涉及活动过程的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 配置的过程2 .组织的分类:(1)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①正式组织:a.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量的系 统b.正式组织是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c.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个体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d.正式组织是个体行为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e.正式组织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②非正式组织:a.定义: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和爱好,以共 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b.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识别性差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非理性侧面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 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质往往 是导向因素3 .组织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组织工作内容:(1)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及工作需要,对为实现目标必要的活动进行分 工,即横向管理部门的设置和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并确定 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确定组织机构系统11(2)组织联系:确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相互关系,坚持分工合作,发挥 各自的功能,激励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工作另外还 要确定职权关系,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充分协调组织 中各局部的活动,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3)组织运行: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结合,以保证设计和建立的组织结构有 效地运转4)组织变革: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和组织战略的开展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4 .组织结构设计遵循原那么:(1)目标可行原那么:与组织任务目标的一致性(2)有效性原那么:因事设职,因职设人(3)管理幅度原那么: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化结构(4)统一指挥原那么:直线命令,参谋建议(5)权责对等原那么:权责利一致(6)协调原那么:分才能拼,合才能赢(7)双向沟通原那么:信息沟通网络.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定义:指一个上级管理者能够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5 .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关系:呈现反比例关系.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化结构的优缺点:(1)高耸型结构①利: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
②弊:上级容易越权指挥,上下级沟通距离拉长,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失 真,对市场变化的反响速度慢,管理费用高③适用范围:在最高层与作业层之间具有为数众多的管理层次(2)扁平型结构①利:上下级距离缩短,联系密切,上级容易授权,下级具有较强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信息纵向流通快,对市场的变化反响较快,管理费用 低②弊:不能严密控制,纵横协调较困难,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 高素质和能力③适用范围:与高耸型相反126 .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1)直线-职能制:①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但职能机构无指挥权②优点:保存了职能层,克服了职能制多头领导的缺陷③缺点:职能层与管理层协调有难度④适用范围:大、中型企业(2)事业部制:①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②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组织高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有利 于事业部开展,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③缺点:机构重叠,管理效率较差,事业部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④适用范围:规模较大,且经营领域分散的企业集团(3)矩阵制:①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②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灵活机动,有较 好的适应性③缺点: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等④适用范围: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工程(4)模拟分权制:①优点:调动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解决了企业规模过大而不易管理的问 题。
②缺点:不易为模拟的生产单位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在信息沟 通和决策方面也存在缺陷10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1)重心两极化(2)形态扁平化 (3)运作柔性化 (4)企业虚拟化 (5)公司再造 (6)学习型组织13.组织变革的动因:(1)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2)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变革(3)以人为重点的组织变革11 .组织变革的实施:(1)确定问题(2)组织诊断,制定变革方案(3)选择较优方案,进行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1)反对组织变革的现象(2)抵抗组织变革的原因:①历史的惯性和惰性②不确定感③威胁到既得利益和地位④缺乏理解和信任(3)消除抵抗的方法:①保持公开性和透明度②参与③加强培训,提高适应性④必要的妥协⑤奖惩结合第八章L领导的含义:所谓领导,是指带着和指导下属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领导力二职权+权能+影响.领导的实质:管理者运用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引导和影响下属按照组织目标的要求而努力工作2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区别管理者特征管理者特征职位的影响力领导者特征 个人的影响力14灵魂(soul)远见的(visionary) 积极的(passionate) 创造性的(creative)灵活性(flexible)鼓舞的(inspiring) 创新的(innovative) 大胆的(courageous) 富有想像力的(imaginative) 勇于试验的(experimental)弓 1 起变化(initiates change)想法(mind)理性的(rational)折中的(consulting)保守的(persistent)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固执己见(tough minded)分析式的(analytical)条框的(structured)顾虑重重的(deliberate)权威的(authoritative)稳定的(stabilizing)(2)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职务权力基础上对下属的行为进行指挥 的过程,下属必须服从管理者的命令,但下属可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工作, 也可能出工不出力。
领导那么更多的是通过其个人魅力与专长来影响追随者 的行为从本质上而言,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者说是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 程这种影响或通过这种影响的过程,可以使下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目 标而努力3 .领导者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4 .领导权力和影响力:(1)领导的权力:领导权力指领导者有目的影响和改变下属心理行为的能力 正式权力:法定权、奖励权、强制权非正式权力:专长权、品质权(2)领导的影响力:运用权力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使其心理和行为发生预期 改变外在影响:传统观念、利益满足、惧怕心理 内在影响:理性崇拜、感情倾向(3)领导的职位权力来源:法定职位,由组织带来(4)领导的影响力来源:完全依靠由个人素质、品质、业绩和魅力而来155 .领导工作遵循的原那么:(1)明确目标原理(2)协调目标原理(3)命令一致原那么(4)直接管理原理 (5)沟通联络原理 (6)激励原理6 .领导的品质行为:(1)努力进取:包括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不断地努力提高,精力充分,对自己 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具有高度的主动精神2)领导愿望:他们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喜欢领导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所领导 强烈的权力欲望驱使他们试图去影响别人,并在领导过程中获 得满足和利益。
3)正直老实:言行一致,老实可信据此与下属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4)自信:自信能让领导者克服困难,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善于做出决策,并能 逐渐将自信传给别人5)智慧:领导者必须有足够的才智来、整理和解释大量的信息;高的学 历在职业生涯中是重要的,但最终还是有关组织的业务专长更重要6)知识广博7 .领导行为理论:(1)勒温理论:①专制领导作风②民主领导作风③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2)四分图理论(3)管理方格图理论(4)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8 .领导权变理论:(1)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 用去实现组织目标2)领导的影响系统可用下式表示:领导=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16(3)权变理论主要包括:费德勒权变模型、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路径目标理 论第九章1 .激励的定义:激励就是持续地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