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赏鱼大全(好不容易收集的).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观赏鱼大全(好不容易收集的) 孔雀鱼 [俗名别名] 凤尾鱼、百万鱼、彩虹鱼、古比鱼 [拉丁学名] Poecilia reticulata [地理分布] 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 [成鱼体长] 4.0 ~ 6.0 cm [性 格] 温柔 [适合温度] 19.0 ~ 29.0 ℃ [酸 碱 度] PH 7.0 ~ 8.5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孔雀鱼是最轻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调、多姿的外形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好多与其亲鱼色调、外形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区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外形千姿百态 孔雀鱼常见品种有红袍孔雀、黑袍孔雀、蓝袍孔雀、蛇皮孔雀等饲养水温18~24摄氏度,水质中性软水,饵料以鱼虫为主,也可摄食颗粒饲料繁殖时雌鱼直接从体内分娩出仔鱼,每次产仔50~100尾,每月可产仔一次 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观的尾鳍,体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
尾鳍外形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厘米,尾部长占体长的1/2以上,体色较雄鱼单调,尾鳍呈娇艳的蓝、 黄、淡绿、淡蓝色,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这种鱼的尾鳍很有特色,游动时似小扇扇动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柔,活泼好动,能和其它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秀美,体形美好的鱼那么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合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对环境适应才能也极强,俨然可以饲养在小小的玻璃茶杯里胎生鳉鱼科的独特的直接胎生繁殖的特性,甚至还可以自行杂交繁殖一个新的品系,使水族爱好者充分体会繁殖的乐趣,同时貌似还有一种创新的成就感因此,孔雀鱼受到大片面水族爱好者的青眯,也往往作为热带鱼入门饲养品种被推举给初次接触水族饲养的爱好者,所以成为水族销售市场上销售热门品种之一作为一个已经体验了百年的热带参观鱼品种,多年来经过多数位参观鱼养殖家历代人工革新、繁殖,现在的孔雀鱼在形态、色调更显变化多端和精致细腻,也逐渐脱离被资深水族爱好者以“廉价”、“档次不高”为由而不屑饲养的阴影,逐渐成为热带鱼中继龙鱼,七彩神仙之后的又一大饲养热门主题。
甚至有人评价:“热带鱼始于孔雀鱼,也终究孔雀鱼极为简明扼要地刻划了孔雀鱼受接待的程度和在热带鱼中的参观、养殖地位 剑尾鱼 [俗名别名] 剑鱼 [拉丁学名] Xiphophorus helleri [地理分布] 北美、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后传入非洲、斯里兰卡 [成鱼体长] 10.0 ~ 12.0 cm [性 格] 温柔 [适合温度] 21.0 ~ 28.0 ℃ [酸 碱 度] PH 7.0 ~ 8.0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顶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剑尾鱼属卵胎生鳉鱼科尾鳍的下叶很长,仿佛是一把长剑,长度有时可达体长的两倍,是较轻易饲养的热带淡水鱼品种剑尾鱼的生理发育有性逆转现象,完成性转化的鱼具有雄性的习性和功能,繁殖方法与孔雀鱼好像 剑尾鱼体呈橄榄色或红色,两侧中部有一条深红色条纹,从鳃盖后起直至尾部,条纹上下有浅蓝色镶边背鳍上有红斑剑鱼最突出的标志是雄鱼尾鳍下端延长似剑,剑长超过体长,由此得名剑尾绿色或橙色,边缘黑色雌鱼的色泽较雄鱼逊色,无剑尾剑鱼轻易杂交,与月光鱼杂交以及经过人工不断的优选培育,现有红剑、黄剑、鸳鸯剑等不同花色的品种。
全身红一色的红剑,似红丝绒般秀美尾剑有单剑,也有双剑 剑鱼的适应才能很强,在水温为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都能生长和繁殖,最适生长水温24℃杂食,热带鱼爱吃的饵料、人工饲料,它都摄食剑鱼虽然备“剑”,但并不好战,恰恰相反,它们性格温柔、良善,从不欺侮弱者或不同种者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杂交后的品种,如红剑,生长快,体格强壮,易饲养,又更具有参观价值 月光鱼 [俗名别名] 新月鱼、满鱼、阔尾68鱼 [拉丁学名] Xiphophorus maculatus [地理分布] 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等江河流域 [成鱼体长] 5.0 ~ 8.0 cm [性 格] 温柔 [适合温度] 20.0 ~ 26.0 ℃ [酸 碱 度] PH 7.0 ~ 8.3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月光鱼属卵胎生鳉鱼科,体型呈椭圆形,圆尾,体短腹圆体色有黑、红、蓝、五花等,常见品种有红月光,红尾金月光、黑月光、蓝月光、三色月光等饵料以鱼虫为主繁殖水温24~27摄氏度,雌鱼临产前腹部有一明显的胎斑,每次产仔20~50尾,每月产仔一次。
月光鱼性温柔,易饲养 月光鱼体型呈纺锤形,头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较圆,近尾部渐趋侧扁,尾柄广阔,尾鳍圆弧形,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外缘圆弧形月光鱼能与剑尾鱼杂交,杂交品种常见的有红月光、蓝月光、黄月光、黑尾黄月光、黑尾红月光、花月光、金头月光、帆翅月光等品种月光鱼易变异,已稳定的品种不宜与剑尾鱼或别的月光鱼混养此鱼喜中性偏碱硬水,pH7~7.4,水温22~26℃,在0.5%~1%盐水中生长较好杂食性,性情温情5~6月龄性成熟若察觉雌鱼腹部膨大,近**处展现大黑斑时为临产征兆同缸成熟雌、雄鱼自行交尾繁殖繁殖适合水温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1尾雌鱼可产下鱼苗30~40尾 玛利鱼 [俗名别名] 摩利鱼 [拉丁学名] Poecilia latipinna [地理分布] 北美、墨西哥 [成鱼体长] 8.0 ~ 12.0 cm [性 格] 温柔 [适合温度] 22.0 ~ 26.0 ℃ [酸 碱 度] PH 7.2 ~ 7.6 [硬 度] dGH 9.0 ~ 11.0 N [活动层次] 顶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玛丽鱼属卵胎生鳉鱼科,体色有红、黑、银、三色等,常见品种有燕尾红玛丽、燕尾黑玛丽、三色玛、高鳍红玛丽、高鳍金玛丽、皮球银玛丽等。
饵料以虫鱼为主,也可摄食颗粒饲料繁殖水温24~26摄氏度,雌鱼临产前腹部有一明显的胎斑,每次产仔50~150尾,每月产仔一次玛丽鱼的饲养水中留神要定期加点盐,以保持水质弱碱性 玛丽鱼具有和孔雀鱼一样的卵胎生的繁殖特性,同样属于胎生鳉鱼科的热带鱼,品种多变,根据体型外形区分,大致分为两类:普遍型和气球型(俗称:茶壶);根据尾鳍外形区分,可大致分为两类:燕尾型和圆尾型;根据背鳍外形区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低翅型和帆翅型;根据体色区分,那么有更多种类,对比常见的有:黑玛丽、花玛丽、三色玛丽、珍宝珠玛丽、金玛丽、银玛丽、球玛丽等等 玛丽鱼性格温柔,最好在呈弱碱性的硬水水质环境中饲养,食性颇杂,轻易采纳各种动物性活饵以及人工饵料,同时,也热爱啄食水草、水族箱缸壁上蔓生的青苔,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不但要留神需要定期喂饲植物性饵料,以助其生长发育的同时,还理应留神,由于玛丽鱼热爱啄食的特性,在水质环境较差或嘴部受伤的处境下,极易感染细菌导致口霉病的发生玛丽鱼体质较强健,对比轻易饲养,它们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低温,但并不是说,它们可以在这个极限水温生长良好,长时间的低温环境,同样很轻易导致它们受霉菌感染生病,直至死亡。
玛丽鱼自仔鱼初生后的35~45天后,即发育成熟雌雄鉴别对比轻易,通常,雄鱼个体对比瘦小,体外交配授精的生殖器管--臀鳍呈棒状,较为尖细;雌鱼体型较为粗大,臀鳍呈扇型,通常体内含有大量受精卵而显得膨胀 玛利鱼进入性成熟期以后,几乎每隔35天左右,即可生产一次仔鱼,由于玛丽鱼是卵胎生鱼类,即体内授精,待受精卵发育成熟,便直接产出仔鱼,因而繁殖较为便易,只需留神雌鱼的腹部膨胀并伴有发黑现象,同时,留心查看雌鱼的**部位,如察觉产卵管呈点状突起或明显下坠拖出,那么,雌鱼在2~5天内,定会生产仔鱼,只需将雌鱼单独放置到繁殖缸即可期间需要留神,不要过量更换水质,水质变化强烈,将直接导致雌鱼早产,而生产启程育未成熟的仔鱼个体甚至还是未发育的卵玛丽鱼生产仔鱼的数量视雌鱼的体型大小,一般会随着雌鱼的生长发育而增加,数量在40~100尾不等,有些鱼可以一次产200条左右仔鱼产出后,稍过片刻即会自行游动,亦会捕食较小的水蚤,也可直接喂饲颗粒较小的人工饵料 黄金鳉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