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5页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的陡缓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认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的陡缓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教学难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二、讲授新课第一次尝试自学课本第32页,启发研讨下列问题1.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2.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自学,教师及时巡视,然后学生讨论后尝试回答检查自学情况,指名答,教师指导总结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海平面_的 垂直 距离 甲地的海拔是_671米_, 乙地的海拔是_354米_。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_另一地点_的 垂直 距离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317米_小结:求相对高度:用高海拔减去低海拔等高线:在地图上,把_海拔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思与学:等高线的绘制(课本第33页“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阅读材料,了解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增加对等高线的理解第二次尝试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小组活动:多媒体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学生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试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小组讨论,选代表引导回答,教师总结: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数值_相同_2.等高线都是_闭合的_曲线 3.海拔不同的等高线一般不_相交_ 4.在图中,A坡较_缓_,B坡较_陡_因此,等高线_稀疏_处,坡缓;等高线_密集_处,坡陡 第三次尝试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部位自学课本第33页,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图了解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点检验认知情况: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高线地形图--实际运用1.从②处山坡爬山比③处山坡爬山_省力_,判断理由:②处山坡等高线_稀疏_,坡_缓_ 2.山谷汇集雨水,易形成 _河流_;山脊往往成为河流之间的_分水流_。
3.在野外拓展活动中,__③__处适宜漂流活动,__④__处适宜攀岩活动,__①__处适宜建瞭望塔第四次尝试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自学课本第34页,了解等深线把海洋中_深度_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如100米、200米,可以看出海洋的_深浅_;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_坡度_的大小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边回忆、边总结、边点击逐项填出内容四、课堂检测课时练对应练习题五、布置作业 课后活动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