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doc
3页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噪声的等级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1)噪声及其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噪声的控制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要紧紧围绕这个目的进行教学,而不单纯讲解有关噪声的物理知识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学情分析: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较低,但这节教材涉及到的是现今社会的敏感话题,是现实生活中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对于本节知识的讲解决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联系实际.课前可让学生调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和当地政府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本课内容,可将本课作为阅读、讨论课比较适合但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拟出阅读提纲等本节主要学法是阅读法、讨论法这样既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轻松愉快;既有兴趣,又印象深刻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板书课题: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二、进行新课 1.将“阅读提纲”发给每位学生。
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噪声? (2) 优美的歌曲一定是乐音吗?(举例说明)(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6)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7)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8)你认为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9)你对学校环境改善有哪些建议? (10)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阅读课文、读图,并进行讨论 ①学生阅读课文“噪声的来源”后,分组讨论提纲中的(1)、(2)、(3)、(4)、(5)问题(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板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②阅读“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知道“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2.4-3和课文读后组织学生讨论提纲中的(6)和(7) 归纳得出: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③阅读课文“控制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刺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教师板书: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④学生分组讨论提纲中的(9)、(10)及课文中的“想想议议”,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就给予鼓励和表扬)三、课堂检测题1.从物理角度看, 是噪声2.我们用 划分声音的等级,符号为 3.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 , , 4公安交通管理条理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上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少 5.“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植树种草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7.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接头设置噪声检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8.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50dB B.70 dB C.90 dB D.150 dB 四、课堂小结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的等级划分——分贝 3.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概念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交通运输噪声 工业噪声 来源 噪声 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心理影响 危害 生理影响 防止噪声产生 控制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