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教学:必修下册文化知识.pdf
11页必修下册文化知识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关 于 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作品,是儒家重要经典,共 2 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其与 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关于语录体: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关于孔子:孔 子(前 5 5 1 前 4 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所删修的鲁国史书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与“仁”,主 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千乘:周制,国家有事,诸侯出车千乘,故 以“千乘”为诸侯国或诸侯的代称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韭规定I t 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土五岁时行笄礼,表示成年。
饥僮:泛指饥荒莫春:即暮春,每年农历三月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舞零:是鲁国求雨的坛零,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零”O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梁惠王上关 于 孟子: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言论四书:论语和 大学 中庸 孟子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六经)六艺: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关于孟子:孟 子(约 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 想 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 出“仁政”、“王道”,反 对“霸道”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 来 改 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孝悌:善 事 父 母 为“孝”,敬 爱 兄 长 为“悌”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 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关 于 庄子:又 称 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等所件,成书于战国时期今 存3 3篇,其 中 内 篇7篇,外 篇1 5篇,杂篇1 1篇,庄子是 继 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善用寓言其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关于庄子:庄 子(约 前3 6 9前2 8 6),名周,战国时期宋 国 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 老 子 并 称“老庄”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关 于 左传: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亦 称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其 和 公羊传 谷梁传一 起 被 称 作“春秋三传”左丘明:(姓丘,名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人,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后为鲁国太史官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 5 1 4 7 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 有 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关于编年体: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侯、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用“秦晋”指两姓联姻,有成语“秦晋之好”君、子: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君:是对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统称,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子:古代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鸿门宴 史记项羽本纪蹈: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紧贴双足跟上,谓 之“坐”;两膝着地,臀与双足跟保持一定距离,谓 之“跪”参乘:即“骏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土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I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 表(大事年表)、八 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史记 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 汉书(东汉 班固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三国志(西晋 陈寿)合 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关于纪传体: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创始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的 史记此后历代皇朝史撰述均采用这种体裁,其 中“二十四史”被后世称为正史关中:函谷关以西,今 陕 西 一 带文中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山东:川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古代将其与函谷关并称为“靖函之塞”季父:叔玄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或:孟)(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河:古代专指黄河古代座次安排: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为仅次于父亲亚,次,次于竖子:骂人的话,相 当 于“小子”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关于元曲:元曲:包括杂居I J (散曲+“科”+白)和散曲散曲包括小金(一宫调一曲子)和套曲(一宫调数曲子)元杂剧(1)定 义:用北方的曲调演唱的,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元以后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进入鼎盛时期2)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X i )子”,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 别 称 为“末本”或“旦本”3)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 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字(b 6)老(老头)、卜(b t i)儿(老妇人)、孤(官员)、侏(1员)儿(小厮)、如 驾(皇帝)、洁 郎(和尚)等。
4)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照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 是“宾 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 汉 卿 拜月亭、白 朴 墙头马上、王实甫 西厢记、郑 光 祖 倩女离魂元杂剧四大悲剧:关 汉 卿 窦娥冤、马 致 远 汉宫秋、白 朴 梧桐雨、纪 君 祥 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客”“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 称“宫调”五 音 指“宫”“商”“角”“徵”“羽”)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宫调之一关于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他 的 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鲁斋郎 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 的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被誉为我国古代十大古典悲剧之一被 誉 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节 选)曹禺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分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剧本繁简和结构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戏剧的要素:戏剧冲突,戏 剧 语 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戏剧的语言: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性格和情节关于曹禺:曹 禺(1 91 0 1 996),原名万家宝,1 93 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处 女 作 雷雨雷雨 日出两部话剧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关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 5 6 4 1 6 1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一生为世人留下了 3 7 个剧本,一卷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悲 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喜 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历 史 剧 理查三世 亨利四世。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