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docx
10页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看法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天气变化、时间等影响而表现必定的规律依据这类规律,选择合适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取较佳疗效所以提出“因时施治”、“准时针灸”、“准时给药”等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准时针灸取穴的一种详尽操作方法,它是依照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必定规律而拟定的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准时,运用这类方法可以计算出什么疾病应该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针灸大成》是明朝针灸医家杨继洲所著,全书分为十卷卷一为集录《内经》、《难经》等;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经外奇穴;卷八为诸症治法;卷九为名医治法与灸法、杨氏医案;卷十为《陈氏小儿按摩经》徐氏有“刚柔相当,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一、基本看法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天的十二个时辰,因为时辰在变,因此不一样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一样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吻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依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子午流注侧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状况相当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录二、原理有人认为开穴的原由是因为营气和卫气恰在同一点上相遇,这一点上的穴就开了,这是大谬要知道营卫之气在人体各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经说:“营卫之气一昼夜分别运转都是五十周,周而复始,共行八百一十丈”并且每天这样,这样一算,岂不是每天营卫之气都有碰头的机遇了么再仔细一算它们碰头的机遇在一天中有五十次之多;一天二十四小时,五十除于二十四得二,那就是营卫之气在同一点相遇有两次,这样说来,不是每天同一经穴要有两次开穴,并且每天都相同么这类理论如何站得住脚其实他是把“开”字误会做“开放”的意思,认为经穴开放,所以治病有效,所以才有这类理论其实开字是宣通的意思,就是经气在这时居于该穴,和该穴有关的身体各部病邪,都可藉针灸补泻的作用宣通气血(人身的疾病,概括起来都是由气血偏胜偏衰和积滞不通所致,)所以开穴时取此穴治病,成效最好(内经中有准时待气之说,就是这个理论的依据)人体脏腑经脉,六十六个经穴(五行穴)都配合阴阳五行,“时”“日”天干也配合阴阳五行.因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是相应的,所以营卫之气在人体经脉中就有盛衰不一样的时候,而五行又有生克的关系,相生,同气才能相应而合;相克,异气就不可以相应而合。
所以十二“经的天干”逢到“日的天干”相同时,同气相应,这条经上的穴,只要“穴的五行”和“时的五行”相应,经气旺盛,这穴就“开”了但是为何用天干而不用地支呢因为天之气以阴阳五行生化万物,针灸治病完整部是依据气化原理来的,所以先哲研究出经气与天气相应的道理,而发了然“子午流注”针法它是侧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状况相当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录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他均无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两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斗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时节而调之”《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认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
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机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亲近之关系南唐·何若愚着《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着《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间之旺衰”,因而可知子午流注到了元朝已经成为一种独到的针刺方法它如明朝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着“子午流注每日准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以便应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来已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侧重的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三、古书解说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当,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中午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
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机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子午之法,尽于此矣四、定穴歌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源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中午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多半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戊日中午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稳,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源寻,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近亲戊申时解说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惠深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子午截时平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五、时刻与健康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吻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中午(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简单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六、发展历程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长,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确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拥有特点的难得理论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转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征子午流注抗癌疗法本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正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杀灭癌细胞,恢复患者气血运转的正常时间规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七、证明今日,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被西方发达的电子检测技术确认,并且发现经络的确是“活”的,是象流水相同有“走向”的,即是说,是吻合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规律的灵龟八法一、灵龟八法是什么即依据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八脉交经八穴)的准时取穴法灵龟,是祖先称九龟中的一种,曾将其龟壳烧制后,依据其裂纹表现计算事物的因果关系八法,是指八卦的计算方法灵八法一首于《指南》,是古代辰灸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取穴运算周期60天二、定及名灵八法是古典的按取穴法之一,以八脉八穴配合九数,再据日之干支所代表的数字算配穴本法是将交八穴于九八卦之数而取穴的方法,又称奇卦法又因本法以八穴相当代表脉气血流注之盛衰而取穴,所以又称八法流注、流注八法、八法神又因本法所用八穴有阴四个穴位,有阳四个穴位,故俗称阴四、阳四三、基本源理本法于金元朝灸大家所倡上此法是八脉八穴配穴法与日、干支所代表的辰相当而合成的所以本法用穴与奇八脉的交会关系,以及阴阳相当而成上下相四的取穴律,都与八脉八穴配穴法相同四、详尽算步本法的详尽用是将患者来之日、之干支所代表的基数相加之和,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将不可以尽除的所余数求出。
此余数即是于九八卦之数所以要掌握八法每日干支之基数,八法干支之基数以及八法歌——八穴卦数八法每日干支基数歌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适宜,丙辛亥子亦七数,每日干支即得知八法干支基数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加四共,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灸大全》八法歌坎一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泣数,乾六是公,七后溪府,艮八属内关,离九列缺主穴位算公式公式:(日干+日支+干+支)÷9(阳日)或÷6(阴日)=商⋯⋯余数[1]阳日:(日干+日支+干+支)÷9=商⋯⋯余数[2]阴日:(日干+日支+干+支)÷6=商⋯⋯余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