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之美读书报告作业写作要求.ppt
22页南开大学“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组2011年10月促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基础性、重要性促使同学们了解数学与所学专业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更自主、更生动地学习数学培养和提高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最终希望达到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质要抱有严肃、认真的态度,纠正单纯为了取得平时成绩而草草应付的态度学习如何查找、整理、阅读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研究文章中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或见解,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行文准确、流畅、生动文章必须符合规范的格式要求选题的原则性考虑:题目要小(集中);视角要新; 资料数据易得;能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想、分析、研究;能兼顾未来更好选题内容: 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择一, 也可以参考《数学之美》中的选题1.学习数学的心得和感想(举实例说明);2.就某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谈体会;3.文科专业或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案例; 4.对数学某知识点的进一步思考;5.针对某一点谈数学之美的感悟和对数学文化 的理解不提倡泛谈数学之美的文章)五个等级:A(90—100分) B(80—89分) C(70—79分) D(60—69分) E(59分以下)等级A:论题集中,内容好,个人见解有 新意,脉络清晰。
等级B:有个人见解及相关论据,内容和表述较好等级C:有较好的内容,但写得一般等级D:内容一般,表述较差等级E:言之无物,写得很差 观察点(等级A):1)内容好——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个人见解、材料丰富,较有新意;2)写作好——脉络清晰、用词准确、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标点正确;3)其他好——2500字以上、基本符合 “格式要求” 1、”写作”字数要求为2000字以上,交稿截至日期为12月1日2、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请参阅1-6期《数学之美》,特别是其中的“编辑点评”3、本学期“读书报告”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10%;4、交稿时除交一份打印的纸质稿外;另将其电子版以邮件附件形式发到任课教师的邮箱,电子邮件主题写为“文科数学读书报告”,邮件附件的“文件名”为学生自己的“学号、姓名、专业、号码”6、不退原稿;较好的读书报告作业将推荐或自荐给《数学之美》编辑部“写作”允许引用所读书籍中的词句,允许参阅网上文章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应该是自己的,主要的观点和脉络应该是自己的 引用别人的材料应该注明出处;摘录的材料应与需要说明的观点相呼应 如果出现雷同的,则两者都判为“等级E”;全部抄袭的为“0分”。
“格式要求”及文章的模板,请参看附件打算参考过去《数学之美》中材料的同学,可以看“数学文化”精品课程的网页:http://202.113.29.5/sxwh/1. 稿件要求有题目、作者情况(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摘要、关键词、正 文、参考文献共6个部分 2. 稿件一律要求采用word格式录入的电子版 3. 论文题目用黑体四号字,居中,单独成行;论文题目副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字 ,居中,单独成行,且以波折号引导 4. 作者用楷体五号字,居中作者所属学院、专业、学号用仿宋体五号字,居中 ,且用圆括号括住 5. 摘要、关键词等字样用黑体五号字体,后面紧跟黑体冒号;摘要、关键词内容 用楷体五号字摘要的内容一般不超过150个汉字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割,最后一 个关键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 6. 文章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字,不要在正文开始之前写“正文”两字数学公式请 一律用word的公式编辑器书写(在正文中出现的变量等也请用公式编辑器书写) 正文的第一级标题 用黑体五号字,标题编 号请用阿拉伯数字,如“1 前言”;正文第 二级标题 用楷体五号字,如“1.1 数学抽象的特点”,以下依次类推。
一般情况下,标 题请不要超过三级 7. 插图应有图注图注包含图的编号和图的说明两部分,如“图图1 文艺艺复兴时兴时 期的油画”,图注用加粗宋体小五号字即使全文只有一幅插图,也需编号 8. 表格应有表头表头包括表的编号和表的说明两部分,如“表1 2007年各月的 商品房平均售价”,表头用加粗宋体小五号字即使全文只有一张表格,也请编号 9. 参考文献位于正文最后,参考文献字样左对齐用黑体五号字,参考文献内容 用楷体五号字 10. 全文行间距要求采用“单倍行距” 课课程名称任课课教 师师 学 号姓 名专专 业业联联系电电 话话 电电子邮邮箱题题 目:1、题题目确定的依据和想法(要求不超过过100字)2、构思和撰写的过过程(要求不超过过200字)3、备备注说明表 (每位同学务必填写此表,并将此表作为读书报告的首页写作过程建议搜集:要适当广;整理:辨别真伪,作出取舍,分出主次;阅读:合理安排精读与粗读,适当作笔记,准备引用处则要记清出处;利用:围绕自己文章主题重新组织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切忌大段摘抄14关于数学抽象;地图染色的“四色问题”;牛顿力学与微积分;数的产生与发展; 非欧几何的模型;谈谈“类比法”;谈谈“反证法”;数学与哲学的关系;15数学中的抽象与形象;数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数学与文学院学生的关系;数学与外语学院学生的关系;数学与法学院学生的关系;数学与政府学院学生的关系;数学与哲学学院学生的关系;数学与历史学院学生的关系;16数学与思维的关系;谈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谈谈“直觉思维”;函数概念发展史;空间概念发展史;曲线概念发展史;关于“数学悖论”;从金融现象看“混沌”;17以“历史观”看数学;计算机与数学;数学对天文学的推动;素数王国;数学中无穷思想的发展;博弈论在经济中的应用;三角学的产生与发展;数学猜想;18中国的数学文化史;数学中某一方面的美;音乐中的数学;非欧几何与近代物理;数学的价值;有序与无序;“圆”中的数学文化;二项式定理的由来; 19浅谈数学语言的特点;关于数学的严谨性;关于数学的真理性;数学与密码学;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与公理化思想;解析几何的产生与形数结合的思想;微积分与极限思想;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数学文化的比较;0 的产生与其中的数学文化;20二进制与计算机;计算与推理;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商标设计与几何图形;黄金分割中的数学文化;艺术中的数学;无限与悖论;电视与图像压缩;21CT扫描中的数学——拉东变换;军事与数学;金融中的数学;海岸线与分形;麦克斯韦方程中的数学文化;系统的可靠性;互联网技术中的数学方法;邮票中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