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
26页课题 《 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 表演《同一首歌》 ;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新学期寄语: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复习上册教材歌曲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小结:“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课题:《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2、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二、 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读歌词4学习歌曲5随音乐拍手6分段学唱7齐唱歌曲8指导不足之处9自评、互评三、 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四、 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二、 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演奏家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5学唱主题音乐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 1听音乐部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听范唱带2、 教师范唱3、 有节奏的读歌词4、 学习歌曲5、 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6、 掌握音乐的强、弱7、 齐唱8、 自评、互评三、 结束部分:小结课题:《银杯》 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2、 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节奏训练4、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范唱带2、 教师范唱3、 随音乐打拍子4、 掌握音乐的强、弱5、 齐唱6、 指导不足之处7、 反复练唱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平原我的心、化妆舞会、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外国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节奏训练4、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全曲2、 介绍音乐的作者3、 介绍音乐的风格4、 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5、 了解本曲6、 随音乐打拍子7、 学着哼唱本课主题音乐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红河谷》 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两首歌曲2、 能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复习4、 节奏训练5、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范唱带2、 教师范唱3、 有节奏的读歌词4、 学习本课歌曲5、 随音乐打拍子6、 掌握音乐的强、弱7、 齐唱8、 自评、互评三、 结束部分:小结课题: << 红河谷>> 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 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复习.4. 节奏训练.5.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范唱带.2. 教师范唱.3. 有节奏的读歌词.4. 随音乐打拍子.5. 掌握音乐的强.弱.6. 齐唱.7. 指导不足之外.8. 自评.互评.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 << 化妆舞会>>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 化妆舞会>>对阿根廷的音乐表出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为歌词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 乐句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节奏训练.4.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全曲.2. 介绍音乐背景.3. 感受音乐的意境.4. 复听全曲.5. 听想唱做.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 拉库卡拉查>> 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2. 发声练习.3. 节奏训练.4. 导言.二. 基本部分:1. 完整聆听全曲.2. 教师范唱.3. 有节奏的读歌词.4. 学习歌词.5. 随音乐打拍子.6. 掌握音乐的强.弱.7. 齐唱.8. 分段演唱.9. 自评.互评.三. 结束部分:小结.课题 《茉莉花》 一、自我介绍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
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二、导入新课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2.听旋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