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案设计.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6283678
  • 上传时间:2023-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 计算器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回顾与整理1.估算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例如:1586+3769≈6000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例如:5160-3178≈2000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例如:816×3≈2400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例如:8632÷3≈3000 632÷9≈70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例如:538÷62≈9(538≈540,62≈60)898÷31≈30(898≈900,31≈30)(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预设 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②试一试先用计算器计算出下面前3题的得数,找到规律,再直接写出后3题的结果9999×11=      9999×12=9999×13=      9999×14=9999×15=      9999×16=(109989,119988,129987,139986,149985,159984)⊙典型例题解析1.课件出示例1六年级84名师生去游览动物园,平均每人的门票为32元估一估,用2500元购买门票够吗?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灵活估算的能力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本题应用乘法来计算,列式为84×32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因数先“四舍五入”,再通过口算得出结果,最后的结果是2400,2400<2500,似乎用2500元购买门票是够的,但实际准确计算一下,84×32=2688(元),2500元是不够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刚才在按常规的方法进行估算时,把人数和平均每人购买门票的钱数都舍去了尾数,这样估得的钱数肯定比实际购买门票所需的钱数要少,所以这道题在估算购买门票的钱数时要一舍一进,即84≈90,32≈30,90×30=2700(元),2700>2500,用2500元购买门票不够。

      解答 84≈90 32≈3090×30=2700(元) 2700>2500答:用2500元购买门票不够2.课件出示例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前4道题,发现并总结规律,然后直接写出后3道题的结果1÷11= 2÷11= 3÷11= 4÷11=5÷11= 6÷11= 7÷11=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发现规律的能力解答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5÷11=0.4545…6÷11=0.5454…7÷11=0.6363…⊙探究活动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红星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班级六(1)班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六(6)班人数474348504745食堂能容纳235人,综合教室能容纳300人如果学校组织六年级全体学生参加《总复习的方法与策略》报告会,你认为应选择哪个场所?为什么?(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多种方法)预设 生1:用“去尾”法估算将每班的学生人数都看作40人,六个班就有240人,即47+43+48+50+47+45≈40×6=240(人)。

      因为24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生2:用“进一”法估算将每班的学生人数都看作50人,六个班就有300人,即47+43+48+50+47+45≈50×6=300(人)因为30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生3:用“四舍五入”法估算47+43+48+50+47+45≈50×5+40=290(人)因为29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生4:用“选中间数”法估算选中间数47,47+43+48+50+47+45≈47×6=282(人)因为282>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生5:用“求平均数”法估算用所选场所能容纳每班人数的平均数和每班实际人数相比因为235÷6<40,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生6:计算出六年级的总人数,再与两个场所能容纳的人数分别进行比较3.小结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收获?(1)当计算只需求近似值时,用估算更简便2)估算方法有很多,如“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选中间数”法等,解决问题时要结合实际选用3)估算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点:根据结果的要求把原始数据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样便于计算⊙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什么?⊙布置作业1.教材77页下面“做一做”。

      2.教材79页3、6题板书设计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估算找规律计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