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渣罐使用管理规定全.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赵****
  • 文档编号:357498508
  • 上传时间:2023-08-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渣罐使用管理规定1、总则1.1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的壳体上,应有排气孔1.2罐体耳轴,应位于罐体合成重心上0.2~0.4m对称中心,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8,并以1.25倍负荷进行重负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1.3使用中的设备,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1.4铁水罐,钢水罐和中间罐修砌后,应保持干燥,并烘烤至要求温度方可使用1.5用于铁水预处理的铁水罐与用于炉外精炼的钢水罐,应经常维护罐口;罐口严重结壳,应停止使用1.6钢水罐需卧放地坪时,应放在专用的钢包支座上;热修包应设作业防护屏;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2m1.7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1.8钢水罐滑动水口,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清理、检查,并调试合格1.9铁水罐、钢水罐内的自由空间高度(液面至罐口),应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1.10铁水罐、钢水罐内的铁水、钢水有凝盖时,不应用其他铁水罐、钢水罐压凝盖,也不应人工使用管状物撞击凝盖有未凝结残留物的铁水,钢水罐,不应卧放1.11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1.12铁水罐、钢水罐、渣罐耳轴与天车板钩应保持润滑,每班至少涂抹一次黄油,严禁干磨1.13铁水罐、钢水罐、渣罐装高温金属溶液时,不能装得过满(距罐沿约300mm),以免溶液溢出烧坏包壳、罐体及耳轴1.14严禁在包壳、罐体或耳轴上乱割乱焊,严禁用重锤或其它重物在包壳、罐体、耳轴上碰撞或敲打1.15每班要对铁水罐、钢水罐、渣罐点检,如:1.15.1检查耳轴周围的焊缝,有无裂纹开焊等情况,渣罐要检查耳轴上翘程度1.15.2检查耳轴的磨损情况1.15.3检查翻包机构是否变形,各穿销是否齐全1.16作业区每月组织一次对铁水罐、钢水罐罐壳、渣罐罐体及耳轴的全面检查,每年要求设备科联系专业人员做一次耳轴探伤2、铁包、钢包使用管理规定2.1钢包包况的确认2.1.1新包上线前要确认包底、包壁、渣线是否有掉砖、断裂的现象2.1.2钢包使用过程中,判包员主要确认的部位:2.1.2.1包底冲击区的判刷程度不能低于150mm2.1.2.2低砖、透气砖的侵蚀情况不能低于170mm2.1.2.3透气砖两侧的渣线部位侵蚀程度不能低于50mm2.1.2.4迎渣面包衬是否冲刷,如有凹陷处停止使用2.1.2.5包壁的侵蚀程度不能低于70mm。

      2.2铁水包包况的确认2.2.1新包上线前确认包底、包衬是否有掉砖、断裂的现象2.2.2铁包使用过程中,要确认包底的冲刷程度,迎接铁水面的包衬是否有冲刷、凹陷的现象2.3判包员的职责要求2.3.1对于钢包要求每包必看,认真确认每个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2.3.2铁水包倒罐操作工座包时要确认包底的冲刷情况,包况有异常的及时通知生产准备工确认2.3.3生产准备工要不定期去观察铁包包况,每班至少看一次,与操作工勤沟通,有异常及时停止使用3、钢水、铁水罐运转过程使用管理规定3.1钢、铁包耳轴与天车板钩应保持润滑,每班至少涂抹一次黄油,严禁干磨3.2钢、铁包装高温金属溶液时,不能装得过满(距罐沿约300mm),以免溶液溢出烧坏包壳及耳轴3.3严禁在包壳或耳轴上乱割乱焊,严禁用重锤或其它重物在包壳、耳轴上碰撞或敲打3.4包壳或耳轴表面有裂纹和明显伤痕以及耳轴磨损超过直径10%的,该包应立即停止使用3.5每班要对钢、铁包点检3.5.1检查耳轴周围的焊缝,有无裂纹开焊等情况3.5.2耳轴的磨损情况3.5.3翻包机构是否变形,各穿销是否齐全3.6作业区每月组织一次对钢、铁包包壳及耳轴的全面检查,每年要求设备科联系专业人员做一次耳轴超声波探伤。

      4、中间罐使用管理规定4.1中包修砌前要求:包壳无变形、无开裂;水口部分钢板无变形;排气孔通畅;吊耳及支撑完好无损4.2严禁在包壳耳轴上乱割乱焊、严禁用重锤或其它重物在包壳或耳轴上碰撞敲打4.3经常检查耳轴周围的焊缝有无裂缝及开焊情况并立即报设备科鉴定处理4.4新打结永久层烘烤温度大于1100℃并保持300分钟以上,保证遇钢水后不会炸裂4.5工作中的中间包其钢水液面低于溢流口80mm4.6永久层剥落大于300×150mm2的;局部侵蚀深度≥50mm;浇注料与包壳离缝≥10mm或浇注料已活动的,则进行重新修砌4.7工作层要求打结80mm,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脱落,侵蚀大于40mm的应立即停止使用4.8包壳厚度烧损超过50%的,包壳停止使用立即下线4.9对快换机构每次上线前,都要进行清理、调试并由专人负责4.10设备科每年负责联系做一次耳轴探伤5、渣罐使用管理规定5.1使用规定5.1.1新渣罐投入使用前,岗位工必须检查确认渣罐的安全状况,确认耳轴、罐体等部位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使用,并认真填写“新渣罐使用前确认表”5.1.2渣罐内不得有积水或潮湿物,否则,必须处理干燥后,方可使用5.1.3天车司机发现渣罐内有积水、未垫渣或耳轴有缺陷有权拒绝起吊,应通知渣间指车工进行处理后方可吊运。

      5.1.4起吊渣罐时,指车工必须全过程指挥,天车司机必须绝对服从地面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起吊5.1.5从渣车上吊运红渣罐或吊运渣罐上渣车,由渣间指车工负责指挥起吊,渣间指车工负责渣罐的安全摆放5.1.6转炉倒渣前,渣车操作工和转炉炉长必须确认渣罐内无积水或潮湿物后方可从事倒渣作业,倒渣时应缓慢,不得过猛、过快,严禁钢水倒入渣罐内5.1.7转炉倒完渣后,若需更换渣罐,开车前渣车操作工应检查确认渣车四周是否有人或障碍物,且渣车在运行过程中应全过程开启声光报警装置5.1.8渣罐装满需更换时,若渣罐内红渣喷(飞)溅时,渣间岗位工应采取措施,控制喷(飞)溅,或待罐内红渣稳定后方可指挥天车吊挂5.1.9吊运装有红渣的渣罐,渣间指车工必须精心指挥,起吊前必须确认两侧龙门钩是否挂好挂牢,吊运过程中必须全程进行安全监护(特别是烧穿的渣罐在吊运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喊开行车运行线下的所有人员),确保渣罐在吊运过程中的安全5.2报废规定5.2.1渣罐报废的标准:①耳轴根部裂纹;②罐底、罐壁裂纹;③耳轴上翘严重;④罐壁、罐口变形严重;⑤渣罐粘钢严重无法清出使用的5.2.2渣罐报废由准备作业区根据渣罐的缺陷,填写“渣罐报废申请单”,由作业区主管签字,并经生产科、设备科和准备作业区三方对需报废的渣罐现场检查确认,情况属实后分别签字交生产厂长审批。

      5.2.3经生产厂长审批同意的“渣罐报废申请单”由生产科落实废钢切割外协单位组织进行切割,按废钢回收入炉5.2.4渣罐报废后准备作业区应及时向生产科申请铸造新渣罐进行补充,保证渣罐正常的运转使用5.3考核细则5.3.1准备作业区不允许未经申请同意将渣罐私自报废,否则每个渣罐考核作业区500元5.3.2准备作业区渣罐报废后未及时向生产科申请铸造新渣罐而导致影响生产使用的,考核准备作业区200元5.3.3由于倒渣时钢水倒入渣罐造成渣罐报废的,考核炼钢作业区1000元,并对责任人落实考核5.3.4对于渣罐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未及时报废,继续使用而出现渣罐坠落,红渣洒出烧坏电缆或人身安全事故的,考核准备作业区500元/次以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