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答案】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12页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 ,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 ”,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2.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 的若飞行时20架飞机保持队形不变,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4.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甲、乙两次声音的声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音调 ,响度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这两次声音中 振动得快(选填“甲”或“乙”)5.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屏幕的色彩是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当用扫描商户的纸质黑白两色二维码时,纸质二维码黑色部分 (填“反射”或“吸收”)所有色光.二、单选题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们散步时的速度大约1m/sB.学生用文具盒长2.1cmC.夜间人们睡觉时的声音分贝应在65分贝左右D.你正在答的试卷宽2.68cm8.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人们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10.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A.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B.筷子插到水里,看到它在水面以下的一段向上翘起C.注满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到树的影子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2.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此时的时刻是( )A.10:51 B.10:21 C.21:10 D.12:011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三、多选题1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手影”游戏,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河边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光的反射C.电影——小孔成像 D.摄影——平面镜成像四、作图题15.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A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6.如图所示,A是人眼的位置,是人眼睛在平面镜B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请在图中作出像点对应的发光点S,并画出人眼看到像点的光路图 )五、实验题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如图所示1)在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方便计时;(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B段的长度sAB= cm,小车经过AB段的时间tAB= s,vAB= m/s;(4)由实验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1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确定 ,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2)你从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写出一个即可)六、计算题20.一列火车长200米,已知它用2小时行驶了144千米,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合多少米/秒?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千米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花多长时间?(写出具体过程)21.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超声波的速度为,求:(1)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间行驶的路程;(2)汽车行驶的速度试卷第5页,共6页参考答案:1. 哥白尼 地心说【详解】[1][2]由物理常识可知,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2. 运动 静止【详解】[1]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相对大地的位置不断变化,故飞机是运动的[2]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3. B 3.40 100.3【详解】[1]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所以图中的B是正确的。
[2]由图甲知,所用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cm,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1mm,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5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4.90cm,物体的长度故物体的长度为3.40cm[3]由图乙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由于分针靠近2min,故秒针示数为40.3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40.3s=100.3s4. 不同 相同 甲【详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音叉的波形振动的快慢不同,因此音调不同[2]甲乙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3]甲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多,故甲的音调高5. 1 不变【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0.5m,所以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0.5m+0.5m=1m;(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点睛: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6. 蓝 吸收【详解】(1)红、绿、蓝三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故屏幕的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2)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故黑色部分不反射色光,而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7.A【详解】A、人散步时,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m,时间差不多是1s.故此项估测比较接近事实.B、文具盒长度与手掌张开差不多,应该在20cm左右.故此项不符合题意.C、从课本中列出的噪声标准中可以看到,65分贝是工业中心区白天的噪声大小,故此项不符合题意.D、试卷宽度与手掌张开差不多,应该在20cm左右.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9.D【详解】A.超声波是声波,15℃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为340m/s,故A错误;B.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从环保的角度,深夜,优美的歌声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故歌声为噪声,故C错误;D.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代入算出声往复的距离,再除以2得出所求的距离,故D正确10.A【详解】A.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池水看起来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些,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到树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11.D【详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吸音材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12.A【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13.D【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