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战国争雄》word教案(2).docx
6页第 7 课 战国争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 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过程与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以后, 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 1840 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而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战国七雄》 讲授新课:一、七雄并立(板书)1. 战国七雄(板书)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 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
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 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 赵、魏三个诸侯国 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 一分为三, 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齐国在东, 楚国在南, 秦国在西, 燕国在北, 韩、赵、魏三国在中间看图讲)(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的都城:齐(临淄) ;楚(郢);秦(咸阳);燕(蓟);韩(郑);赵(邯郸);魏(大梁)2. 战国时期(前 475——前 221 年)——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板书)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 一共经历了 250 多年在这一时期, 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 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 上百万的兵力, 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 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
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兵种课本图画《身着甲衣的战国骑兵》 ,表现了当时骑兵的形象,身上穿着牛皮做的盔甲,手里拿着铁铸的匕首,骑着战马图画《战国兵器》画的是戈(用来横击敌人或把 人 住) 、矛(用来刺 人) 、戟(戈和矛的 合) 国 期 什么又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期呢? 就得从当 多国的 法运 起 因 国 期正是通 多国 法,确立了封建制度,形成了封建社会各国都开展了 法运 , 其中以秦国的商鞅 法比 底, 成效 著, 中国 史 展也有深 影响二、商鞅 法(板 )1. 法背景(板 )( 1)地主 的 起以及要求 展封建 ,确立封建 治——春秋以来,在奴隶制瓦解的 程中, 生了一 新的 , 即地主 和 民 最早的地主 是由奴隶主 化来的, 一些奴隶主 使奴隶开 荒地, 开 出来的荒地就成 他 的私有土地, 所以新 地主 有很多土地, 他 也有了一定的 , 有的甚至抓到 治 像“三家分晋” 的 、 、魏三家,“田氏代 ”的田氏,都是代表新 地主 的 治者但是,奴隶主 族仍旧 有各种特 旧的奴隶制度都是保 奴隶主的 新 地主要想确立他 的封建 治, 展他 的封建 ,就必 改革旧制度, 除奴隶主 族的多种特 。
2)李悝 法、吴起 法 商鞅 法的影响—— 国 期,各国的地主 在基本相同的背景下先后都开展了 法运 影响比 大的有魏国的李悝 法、 楚国的吴起 法 它 商鞅 法提供了 ,有明 的影响商鞅是李悝的弟子,商鞅是 着李悝的《法 》入秦的商鞅 法的很多措施跟李悝、吴起是基本相同的李悝 法, 除了奴隶主 族的世卿世禄制,按功 的大小授予爵禄;推行“尽地力之教” , 展 生 ,增加地主田租收入;制 《法 》,保 地主 私有 及其 治地位楚国吴起 法 定: “ 其有余而 其不足”, 世 封君的子 “三世而收爵禄” ;精 机构,淘汰冗 ,加 士兵 ,增 了兵力⋯⋯可以 商鞅 法跟李悝、吴起 法的指 思想是一脉相承的3)商鞅 法,是在秦国落后、秦孝公 , 决要求改 落后面貌的 史条件下 得成功的在 国七雄中,秦国地 西方, 之 方各国落后,被 方各国瞧不起, 会盟也不 它参加年 有 的秦孝公即位后,深感“ 侯卑秦,丑莫大焉”他 ,下令求 ;“有能出奇 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我要升他高官,分他土地)被秦孝公 中的是 ?商鞅商鞅是 国人,所以叫 鞅古代称 侯之 公 ,所以又叫公 鞅。
他入秦后,因功封 他商于15 个城,号 商君,所以又称他 商鞅当秦孝公的求 令在各地 出去以后,身在魏国、 才不遇的商鞅得悉后, 上 身,来到秦国,求 秦孝公 他向秦孝公端出了全部 法 的 想:怎 可以富国,怎 可以 兵,又怎 必 把奴隶主 族的特 一 一 根拔掉秦孝公越听越来 , 不知不 地把他的膝盖往前挪两个促膝而 , “ 数日不 ” 秦孝公决定要按商鞅的主 行 法但是 法是触 整个社会的大 革大臣都能支持 ?秦孝公召集大臣,共商 法大 奴隶主 族 力的代表人物甘 和杜 竭力反 法, “利不百,不 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循礼无邪” ,商鞅据理反 ,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 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本 画《商鞅舌 》是 次大 的写照中 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正在跟反 法的大臣 行 他手里拿着竹筒, 引 据典, 响亮地喊出了“便国不法古”的口号(只要 国家有利, 百姓方便,就不一定效法古代) ,坐在他 面的是甘 和杜 , 被商鞅 得 口 舌, 坐不安席 —— 一 史性大 的 果是秦孝公最后拍板, :商鞅 得 决定任用商鞅, 行 法 法令公布之前,商鞅“立木 金” ,表明了新法令一公布,就要 决 行的 度,借立木 金以取信于民。
2. 法内容(板 )在秦孝公支持下,从公元前 356 年至前 350 年,商鞅大 模地推行两次 法 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板书)图画《农民正在掘开田地上的纵横疆界》反映的是秦国的农民正在按照商鞅的法令掘开田地上的疆界 过去田地上的疆界不作数了, 商鞅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制度 过去旧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全部归奴隶主贵族控制, 不许私有, 不许买卖因此新法令剥夺了奴隶主贵族控制土地的特权,保护了地主的土地私有权②奖励耕战(板书) ,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耕是指耕地和织布或织帛,指的是生产新法规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图画《奖励耕织》画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一个农妇在织布,地上有老母鸡在寻食, 房前屋后种上了瓜和果, 这不正是封建经济男耕女织的典型写照吗?新法奖励耕织,必然鼓励男耕女织,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战是作战新法规定,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授予田地房产这就必然鼓励战士勇敢杀敌, 促进秦国战斗力的加强 在旧制度下, 爵位是奴隶主贵族专有的特权,而新法却进一步规定,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奖励耕战又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发展了封建势力。
③建立县制板书) 商鞅把全国的城邑和村子合并起来,新设置了 31 个县 在全国普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这样,封建国君的权力更加集中商鞅变法是一场废除奴隶制, 确立封建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条条内容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奴隶主贵族进行了拼死的反对变法令刚一公布,他们就起来抵制太子驷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唆使太子犯法商鞅毫不手软, 采取严厉措施严加惩处:公子虔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刺了字,新法才顺利进行下去新法推行了18 年,公元前338 年,全力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了,被旧势力包围的太子继位,即位后第一件大事便是把商鞅车裂致死但是,新法顺应了封建制度一定要发展的趋势,早已深入人心,商鞅虽死,秦法不变,商鞅的政策仍然在秦国继续推行3. 变法意义(板书)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在“富强”两个字上着眼,变法以后,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这是富;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加强,这是强总起来说,秦国很快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 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 第二,要抓住 “封建” 这个性质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 发展的是封建经济, 确立的是封建制度, 变法以后的秦国形成为一个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国通过变法形成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全国都先后进行变法, 也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封建制度,成为封建国家因此,我们说,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商鞅变法是发生在战国中期的事情 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不是最早的 最早起来变法的是魏国的李悝,魏国也最早强盛起来 在战国初期的将近 100 年时间里, 无论是西边的秦,东边的齐,还是南边的楚,没有不被魏国打败的魏国夺取了邻国一片土地,一时称雄中原,风头十足 不过魏国的强盛到了战国中期, 经过“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两次大战的失败,元气大丧,又衰落下去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都是魏国跟齐国之间的交战 齐的军师是孙膑, 魏的主将是庞涓关于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围魏救赵——公元前 354 年,魏国派将军庞涓率领军队进攻赵国(边讲边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抵挡不住,第二年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来救赵国按常情考虑问题,邯郸被围,齐国为救赵国,当把军队开到赵国,去解邯郸之围而军师孙膑,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