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精品教案.doc
6页第11课 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课题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单元第三单元学科信息科技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该课时教材编排了“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及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的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实践与探究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例如购物和娱乐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教学目标1.信息意识: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量的激增,学习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了解丰富的信息来源背后面临的挑战2.计算思维: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了解网络的功能是怎样的,如何保障网络通畅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学会使用网络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4.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意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信息社会重点1.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2.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3.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难点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课前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图片、展示案例、演示操作等2.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此时的计算机只能单机工作,即使两台计算机的距离非常近,它们也无法“沟通”。
自从它们连成了网络,计算机之间才从陌路走向了互通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讲授新课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在计算机诞生后的很长时间里,计算机系统是高度中心化的1954年美国军方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测控仪器所探测到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某个基地的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的信息处理,又将处理好的数据通过通信线路送回到各个终端设备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面向终端设备的联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ResearchProiectsAgency,简称ARPA)开始主持研制以资源共享为主的计算机网络次年他们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4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成了ARPA网络之后,世界上陆续出现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它们大都由研究部门、大学或公司各自独立研发,没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联这种封闭性使它们变成一个个孤岛,不能适应更大范围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于是开放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主题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设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
1983年,该委员会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各层的协议被批准为国际标准,给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共同遵守的规则,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人们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各种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覆盖世界的互联网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将世界带入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二、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网络是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的,表示诸多对象及相互联系对比人际关系网络和交通网络的要素,研究计算机网络中哪些是节点哪些是链路,其网络的功能是怎样的,如何保障网络通畅讨论并完成表3-1的内容表3-1 人际关系网络、交通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类比情况u 硬件要素就一个城市交通网络的硬件设施来说,它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停车系统、物(货)流系统、交通秩序管理系统几大部分,在其基础上完成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交通组织,实现城市内部以及与外部区域之间客运、货运的运行同样,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由终端设备(如笔记本、台式机、等和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以及传输介质(如线缆)等组成,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能够顺畅传输。
1)终端设备一台计算机是不能构成计算机网络的,需要有一定数量独立工作的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等,通过连接设备互联起来,才能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2)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需要借助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三、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讨论以下两个问题,思考如何实现数据的传输问题1:快递员是根据地址信息将快递包裹准确送达你家的这一地址信息具有唯一性吗?问题2:互联网上,每台联网设备也有地址信息吗?如果有,地址信息是用什么表示的?快递员是根据地址信息将快递包裹准确送到家的,这一地址信息是唯一的互联网上,每台联网设备也有地址信息互联网上的地址信息是用IP地址表示的IP地址(IntermetProtocol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互联网中的计算机为了相互区分、相互识别,都要分配一个P地址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了方便人们记忆,一般把它们转换成十进制的形式表示具体的方法是将32位二进制数分为四组,每组8位(即一个字节),然后将每组的8位二进制数分别转成十进制数,中间用点隔开所以这种表示方法称为“点分十进制”记法(如图3-1所示)。
从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可以使用计算机自带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四、拓展与深化1.说一说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哪些功能?2.如图3-2所示,查询IP地址的页面中除了“IPv4”地址以外,还有一个“IPv6地址”,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五、知识拓展1.改变世界的互联网+2.计算机网络的保障体现在哪些方面?3.计算机网络的链路有哪些?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和听老师讲解,学习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和听老师讲解,学习网络的地址信息学生课堂通过实践查询自己学习如何查询数据帮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IP地址打开学生思维、让学会生了个积极思考,进一步理解课堂内容课堂小结通过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的课程,我们学习了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及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互联网促进了全球化,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但我们也应该在互联网上遇到的信息持批判态度,并始终验证其来源,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设定界限,以避免过度使用互联网并分散注意力。
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或建议回顾重点知识,强调特征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知识记忆板书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二、探究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三、互联网上的位置信息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构成网络基本要素的学习中,多数学生对网络基本要素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实践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网络连接设备配置和网络故障排查方面仍存在困难,对网络要素协同工作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后续教学可增加复杂网络场景的案例分析,强化实践操作中的故障诊断环节,提升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