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愿总结.doc
7页玫瑰三愿总结相关热词搜索:玫瑰三愿赏析 玫瑰三愿创作背景 玫瑰三愿简谱 玫瑰三愿五线谱 篇一:《百卉含英》第一单元第三教时 《百卉含英》第三教时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下册)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型:音乐欣赏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玫瑰三愿》 、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
(2)通过竖笛合奏《送我一枝玫瑰花》,体验合作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2、过程与方法 教师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3、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艺术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并用“模进”创作手法完成旋律编创 教材分析: 《玫瑰三愿》是九龙作词、黄自谱曲,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
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后不久,当时在上海国立音乐学校任教的龙榆生(龙七),面对校园内绽放的玫瑰花,无限感概,写下了这首简短的歌词,以此怀念坚贞、美好后由黄自创作了这首词幽曲雅、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其艺术价值在于它很好的将西洋作曲技法运用到歌曲创作中,一方面采用高难度的技术性唱腔,一方面借鉴我国民族音调,在艺术性和普及性上找到了契合点,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由八六拍、八九拍两种节拍组成第一乐段是叙事性的段落第二乐段触及内心,表达玫瑰的三个愿望第一愿“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第二愿“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第三愿“我 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送我一支玫瑰花》改编自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舒展、活泼深情,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了解“模进”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材音乐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歌曲中还有哪几个乐句是运用“模进”手法创作的。
2、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注意视听结合,给学生以比较完整的印象,并且引导完成实践部分的练习篇二:花的旋律教案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花的旋律 教学内容:欣赏《牡丹之歌》《绒花》《玫瑰三愿》《妹妹找哥泪花流》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以花为主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喩人的艺术创造手法;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3、 链接欣赏《妹妹找哥泪花流》,加深对歌曲《绒花》的理解 4、 掌握几首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课型:欣赏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宣布上课 2、 面带微笑的问“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
这节课我们将要欣赏到非常多的以花为主题的歌曲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演唱方法 三、欣赏歌曲 (一)《牡丹之歌》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红牡丹》剧情 3、学习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二)《玫瑰三愿》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玫瑰三愿》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代表作品之一创作于1932年作者以抒情细腻的笔触、赞美感叹的音调概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3、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三)《绒花》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