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1且(and)1.3.2或(or)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1.doc
10页11.3.11.3.1 且且 (and)(and) 1.3.21.3.2 或或 (or)(or)学习目标 1.了解联结词“且” “或”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 “或”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其命题的真假.知识点一 “且”思考 观察三个命题:①5 是 10 的约数;②5 是 15 的约数;③5 是 10 的约数且是 15 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集合的角度如何理解“且”的含义.答案 命题③是将命题①,②用“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且”与集合运算中交集的定义A∩B={x|x∈A且x∈B}中“且”的意义相同,表示“并且” , “同时”的意思.“且”作为逻辑联结词,与生活用语中“既…,又…”相同,表示两者都要满足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和” “与”代替.梳理 (1)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我们将命题p和命题q以及p∧q的真假情况绘制为命题“p∧q”的真值表如下:pq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命题“p∧q”的真值表可简单归纳为“同真则真”.(2)“且”是具有“兼有性”的逻辑联结词,对“且”的理解,可联系集合中“交集”的概念,A∩B={x|x∈A且x∈B}中的“且”是指“x∈A”与“x∈B”这两个条件都要同时满足.(3)我们也可以用串联电路来理解联结词“且”的含义,如图所示,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知识点二 “或”思考 观察三个命题:①3>2;②3=2;③3≥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集合的角度谈谈对“或”的含义的理解.2答案 命题③是命题①,②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或”从集合的角度看,可设A={x│x满足命题p},B={x│x满足命题q},则“p∨q”对应于集合中的并集A∪B={x│x∈A或x∈B}.“或”作为逻辑联结词,与日常用语中的“或”意义有所不同,而逻辑联结词中的“或”含有“同时兼有”的意思.“p或q”有三层意思:要么只是p,要么只是q,要么是p和q, 即两者中至少要有一个.梳理 (1)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2)判断用“或”联结的命题的真假:当p,q两个命题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我们将命题p和命题q以及p∨q的真假情况绘制为命题“p∨q”的真值表如下:pqp∨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命题“p∨q”的真值表可简单归纳为“假假才假”.(3)对“或”的理解:我们可联系集合中“并集”的概念A∪B={x|x∈A或x∈B}中的“或” ,它是指“x∈A” , “x∈B”中至少有一个是成立的,即可以是x∈A且x∉B,也可以是x∉A且x∈B,也可以是x∈A且x∈B.(4)我们可以用并联电路来理解联结词“或”的含义,如图所示,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类型一 含有“且” “或”命题的构成命题角度 1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区分例 1 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命题.(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2)矩形有外接圆或有内切圆;(3)2≥2.解 (1)是p∧q形式命题.3其中p:向量有大小,q:向量有方向.(2)是p∨q形式命题.其中p:矩形有外接圆,q:矩形有内切圆.(3)是p∨q形式命题.其中p:2>2,q:2=2.反思与感悟 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或” “且”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不能仅从字面上看它是否含有“或” “且”等逻辑联结词,而应从命题的结构来看是否用逻辑联结词联结两个命题.如“四边相等且四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不是“且”联结的复合命题,它是真命题,而用“且”联结的命题“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四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是假命题.跟踪训练 1 命题“菱形对角线垂直且平分”为________形式复合命题.答案 p∧q命题角度 2 用逻辑联结词构造新命题例 2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p且q” “p或q”形式的命题.(1)p: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q:梯形有一组对边相等;(2)p:-1 是方程x2+4x+3=0 的解,q:-3 是方程x2+4x+3=0 的解.解 (1)p或q: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或有一组对边相等.p且q: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有一组对边相等.(2)p或q:-1 或-3 是方程x2+4x+3=0 的解.p且q:-1 与-3 是方程x2+4x+3=0 的解.反思与感悟 用逻辑联结词“或” “且”联结p,q构成新命题时,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可以把p,q中的条件或结论合并.跟踪训练 2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命题p,q.(1)0≤2;(2)30 是 5 的倍数,也是 6 的倍数.解 (1)此命题为“p∨q”形式的命题,其中p:00 对x∈R R 恒成立.1 16当a=0 时,-x>0,不合题意;当a≠0 时,可得Error!即Error!∴a>2.(2)令y=3x-9x=-(3x- )2+ .1 21 4由x>0,得 3x>1,∴y=3x-9x的值域为(-∞,0).若命题q为真命题,则a≥0.由命题“p或q”为真命题,且“p且q”为假命题,得命题p,q一真一假.当p真q假时,a不存在;当p假q真时,0≤a≤2.5∴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a|0≤a≤2}.反思与感悟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首先化简所给的两个命题p,q,得到它们为真命题时,相应参数的取值范围;然后,结合复合命题的真假情形,确定参数的取值情况,常用分类讨论思想.跟踪训练 4 已知命题p:方程a2x2+ax-2=0 在[-1,1]上有解;命题q:只有一个实数x满足不等式x2+2ax+2a≤0,若命题“p或q”是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对于命题p:由a2x2+ax-2=0,得(ax+2)(ax-1)=0,显然a≠0,∴x=- 或x= ,2 a1 a∵x∈[-1,1],故|- |≤1 或| |≤1,即|a|≥1.2 a1 a∴p为假时得|a|0 B.a≥0 C.a>1 D.a≥1答案 B解析 ∵方程x2+2x+a=0 有实数根,∴Δ=4-4a≥0,解得a≤1.∵函数f(x)=(a2-a)x是增函数,∴a2-a>0,解得a1.∵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p,q中一真一假.①当p真q假时,得 0≤a≤1;②当p假q真时,得a>1.由①②得,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a≥0.3.命题p:“x>0”是“x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q:△ABC中, “A>B”是“sin A>sin B”的充要条件,则( )A.p真q假 B.p∧q为真C.p∨q为假 D.p假q真答案 D解析 命题p假,命题q真.4.命题p:点P在直线y=2x-3 上;q:点P在曲线y=-x2上,则使“p且q”为真命题的一个点P(x,y)是( )A.(0,-3) B.(1,2)C.(1,-1) D.(-1,1)答案 C解析 点(x,y)满足Error!解得P(1,-1)或P(-3,-9),故选 C.5.设命题p:函数y=sin 2x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y=cos x的图象关于直线π 2x=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π 2A.p为真 B.q为真8C.p且q为假 D.p或q为真答案 C解析 利用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值表求解.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因此只有 C 正确.6.给出下列命题:①2>1 或 1>3;②方程x2-2x-4=0 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 0;③25 是 6 或 5 的倍数;④集合A∩B是A的子集,且是A∪B的子集.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答案 D解析 ①由于 2>1 是真命题,所以“2>1 或 1>3”是真命题;②由于方程x2-2x-4=0 的Δ=4+16>0,所以“方程x2-2x-4=0 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是真命题;③由于 25 是 5 的倍数,所以命题“25 是 6 或 5 的倍数”是真命题;④由于A∩B⊆A,A∩B⊆A∪B,所以命题“集合A∩B是A的子集,且是A∪B的子集”是真命题.二、填空题7.命题“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或周长相等”为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答案 假解析 该命题是由命题p:“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和命题q:“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构成的新命题.因为p是假命题,q也是假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8.若命题p∨q为假命题,则命题“p∧q”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答案 假解析 因为p∨q为假命题,所以p,q都是假命题,故p∧q必为假命题.9.已知p:x2-2x-31 的解集是{x|x .1 2若q假,则a≤ ,1 2又p和q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当p真q假时,00 的解集为 R R 且不等式x2-2x+2≤1 的解集为∅.解 (1)这个命题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q: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于底边,因为p真q真,则“p且q”为真,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2)这个命题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不等式x2-2x+1>0 的解集为 R R,q:不等式x2-2x+2≤1 的解集为∅.因为p假q假,所以“p且q”为假,故该命题为假命题.12.设p:函数f(x)=lg(ax2-4x+a)的定义域为 R R;q:设a a=(2x2+x,-1),b b=(1,ax+2),不等式a a·b b>0 对任意x∈(-∞,-1)恒成立.如果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若p为真命题,则ax2-4x+a>0 对x∈R R 都成立,则(-4)2-4a20,即Error!解得a>2.若q为真命题,则由a a·b b>0 对任意x∈(-∞,-1)恒成立,知 2x2+x-(ax+2)>0,即a>2x- +1 对任意x∈(-∞,-1)恒成立,则a>(2x- +1)max.2 x2 x令f(x)=2x- +1,可知f(x)在(-∞,-1)上是增函数,当x=-1 时取得最大值,2 x10ymax=1.故a≥1.又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则等价于p,q中一个为真命题,另一个为假命题.若p真q假,则Error!无解;若p假q真,则Error!则 1≤a≤2.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13.已知c>0,设命题p:函数y=cx为减函数.命题q:当x∈时,函数f(x)=x+ >[1 2,2]1 x恒成立.如果“p或q”为真命题, “p且q”为假命题,求c的取值范围.1 c解 由命题p为真知,0 ,1 c1 2若“p或q”为真命题, “p且q”为假命题,则p、q中必有一真一假,当p真q假时,c的取值范围是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