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发展规划.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扬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发展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二月 1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一、概况 扬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于1993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辖六个行政村,规划操纵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2022年根据市政府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八里、施桥两镇划入并组建文汇、扬子津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为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5.57万人扬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市南部,南临长江、北接新区、东靠京杭大水道、西至古水道与邗江工业园,是扬州的南大门 二、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1、 进展目标 本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以吸引外资为主、充分利用民资与内资,进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产业,根本形成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 进展目标:近期至2022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民资年均增幅达5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幅达30%以上 2、功能定位 2 长江枢纽港口,扬州市产业进展的重要区域,综合配套完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充分表达扬州市城市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区。
3、 产业导向 ――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扬州现有的优势大力进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较高的机械、电子和汽车工业,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资源进展精细化工和纺织工业,使其成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高旻寺旅游资源进展旅游业,利用教导资源进展教导产业,利用港口优势及水道延迟的宏大腹地进展仓储物流业 4、 规划分区 根据现状处境及进展方向分析,规划将开发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的主要功能为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安置开发区的行政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商务接待、生活居住等工程;中区的主要功能为科教旅游及生态环境创办区,起过渡与隔离作用;南区主要功能为进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及仓储物流业 三、 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进展方向以及本区域的自然条件,资 3 源条件、根基设施状况,规划创办六个专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其范围由两片面组成即北区和南区,北区为东至吕桥河、西至振兴路、南至南绕城、北至开发路;南区为东至扬子江路、西至振兴路、北至南绕城、南至仪扬河,规划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主要进展IT产业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
――汽车机械工业园区其范围为新城河以南、吕桥河以东、水道路以西、南绕城以北,规划总面积为2.0 平方公里主要以扬州亚星、通华半挂车为核心,进展与汽车配套的柴油发动机机、水箱、滤清器、车用空调、汽塑件、底盘生产等工程 ――科教旅游园区其范围包括广陵学院及其以南地区、江海学院及其以南地区、高旻寺(含普同塔院)及其以南地区,规划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由大学区、科研区、旅游区、森林公园、人工湖区组成,既是港口工业园区与主城区之间的缓冲带,也是扬州整个旅游体系规划的一个组成片面 ――纺织工业园区其范围为北至邗江河、南至沿江高等级马路、东至扬子江路、西至马港河、瓜八路一线,规划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主要是依托扬州现有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上下游配套才能强 4 的优势,形成具有确定科技含量,外向度较高的纺织品出口、生产基地,主要进展衣着类、装饰类、纺织品工程以及新型化学纤维的开发 ――化学工业园区其范围为邗江河以南、沿江高等级马路以北、扬子江路以东、京杭大水道以西及京杭大水道以东的小夹江区域,规划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充分依托长江中下游化工产业带及上海、南京两大石化基地,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大力进展石油深加工、后加工产品、生化及精细化工,努力建成集生产、研发和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工业园区。
――仓储物流园区其范围为沿江高等级马路以南、扬子江路以东、京杭大水道以西、长江以北,规划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利用扬州港以及京杭大水道的内河航运优势,进展集仓储、物资配送、信息服务、货运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 四、 根基设施规划 (1) 给水工程规划 实施区域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运用市场机制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区域根基设施,北区由扬州四水厂供水、中区及南区近期由四水厂与各乡镇联合供水,远期增建五水厂并由其供水 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