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东省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部分真题汇总.docx
10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而不思就惘,思而不学就殆山东省老师招考训练心理学部分真题汇总20XX年单项:【训练学?训练心理学?】 【其次章,心理进展】46.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训练,也很难令其用人类语言进行顺畅的沟通,这反映了个体身心进展具有 〔 〕 ;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不平稳性 D .互补性【第三章学习分类】 75. 儿童触碰了高温物体后,他就懂得了“ 烫” 这个词的意义;依据罗杰斯的观点,这是 〔 〕 ; A .有意义学习 B .无意义学习 C .情形学习 D .无意识学习【第三章学习理论】 78.低年级同学擅自离开座位时,老师忽视了他们,转而夸奖那些保持不动的同学,离座率会下降;这是由于离座的同学受到了 〔 〕 ;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间隔强化【其次章 认知进展】 82. 儿童能够独自完成 “ 钟摆试验” ,说明他的认知进展水平已处在 〔 〕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第三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84.同学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同学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说明学习行为存在 〔 〕 ; A .分化 B .泛化 C .类化 D .消退【第三章】 86. 奥苏伯尔提倡的“ 先行组织者” 强调 〔 〕 ; A .直观教学 B .新学问与原有学问的联系 C .同学的发觉行为 D .同学的学习动机【第三章 学习含义】 87.以下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 ; A .婴儿吸奶 B .鸭子游水 C .同学每天做广播操 D .猴子骑自行车【第五章 心智技能】 88.儿童只能用数手指的策略运算 3+8 的结果,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 ; A .物质活动阶段 B .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C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第十二章】 90 .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同学在得到勉励和赏识名师归纳总结 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懂得了定滑轮第 1 页,共 8 页 A.南风效应 B.霍桑效应再学习定滑轮的学问,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巴纳姆效应【第三章学习分类】 92. 同学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而不思就惘,思而不学就殆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第十一章】 93.李天升入中学后学业成果“ 屡战屡败”,他表现的一点也不在乎,常常说“ 我就破罐子破摔了”“ 听天由命吧” 一类的话,李天的状态被称为〔 〕; A.焦虑 B.认知功能障碍 C.抑郁 D.习得性无助【第八章】 94. 小芳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依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 〕;,强调的是 〔 〕; A.高驱低避型 B.低趋高避型 C.高趋高避型 D.低趋低避型【第四章】 95.波兰尼的闻名命题“ 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来的多” A.程序性学问 B.陈述性学问 C.显性学问 D.隐性学问【第十章迁移】 96. 贾德的“ 水下打靶试验” 说明〔 〕; A.把握学问是次要的,训练官能才是最重要的 B.两种情形相同的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 C.概括化原理把握得越好,迁移的成效越好 D.迁移取决于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懂得【第五章】 9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生的三大境域,其中其次个境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当于动作练习的〔 〕; A.起始阶段 B.起伏阶段 C.高原阶段 D.突进阶段【第三章】 99.赵明特别可怕狗,老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终让他摸小狗,应,这种转变行为的方法是 〔 〕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代币法 D .仿照法抱起小狗,排除了其对狗的惧怕反名师归纳总结 【其次章个别差异】 101. 以下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不正确选项〔 〕;促第 2 页,共 8 页 A.聚合者学习风格的同学善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B.场独立型的同学偏爱自然学科且成果较好 C.视觉型学习者对自己能够动手参加的认知活动更感爱好 D.冲动型学习者更善于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第十二章】 102. 依据罗杰斯的观点,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不包括〔 〕; A.同理心 B.感召力 C.真诚一样 D.无条件积极关注【第十二章】 103.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老师成长公式是〔 〕; A.老师成长 =体会 +反思 B.老师成长 =观摩 +分析 C.老师成长 =培训 +进修 D.老师成长 =学习 +实践【第三章】 104. 老师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学问,而是激发出同学原有的学问体会,进学问体会的“ 生长”,促进同学的学问建构活动,以促成学问体会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而不思就惘,思而不学就殆多项【第九章】 118. 以下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 .考试时考生留意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时间 B .王力从头到尾背诵了 5 遍课文 C .在阅读的时候,同学遇到难点立刻停下来摸索或者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 .利用二十四节气熟记各个节气【第八章 动机理论 】119.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下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 .求知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心理学?训练心理学?】【其次章】 120.以下关于性别差异心理的说法,正确选项 A .男性和女性在一般智力上没有差异 B .男性和女性在个性和社会性上没有差异 C .性别差异心理是由遗传打算的 D .性别差异心理源自于社会文化环境【心理学?训练心理学?】 【其次章】 122. 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说法,正确选项 〔 〕; A .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学问 B .流体智力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C .晶体智力是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才能 D .词汇审美问题等属于晶体智力【第三章】 123.依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以下属于聪明技能的是〔 〕; A .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 .熟悉时钟 C .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样 D .写字【第三章】 124.以下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 A .宇航员探究太空 B .同学尝试错误走迷宫 C .学校生背诵乘法口诀 D .中同学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七章】 五、案例分析题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给定材料,依据所供应的信息,回答 126~130题,题目中的选项至少有哪一项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多项、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此题 5 小题,每道题 2 分,共 10 分)心理学家邓克尔设计了一个 “ 蜡烛试验” ;在桌子上有三个硬纸盒, 盒里分别装着图钉、火柴和蜡烛;要求被试者用桌子上的这些物品将蜡烛固定在木纸墙上;解决的方法很简洁:把纸盒钉在墙上, 再以它为台基直立蜡烛;但很多被试者不会这样解决问题,由于他们把装着东西的纸盒当作容器,看不见纸盒仍有剐的用途;王老师用这个试验考察班上的同学,同学们反复探究毫无结果,就把这个试验临时搁置了起来, 放学前,张乐同学找到老师说他找到明白决的方法,并在班里胜利演示了这个试验,李老师也用这个试验考察了另一个班的同学,他先勉励同学们摸索和争论桌上物品的各种用接着途,对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答案不做评论,始终到全部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请同学们尝试解决问题,很快有几个同学找到明白决的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126. 案例中影响“ 蜡烛试验” 问题解决最主要的缘由是〔 〕;第 3 页,共 8 页 A.反应定势 B.功能固着-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而不思就惘,思而不学就殆 C.不能顿悟 D.认知态度127.张乐同学一开头反复探究问题毫无结果,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后回过头来很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 〔 〕 ; A .酝酿效应 B .詹森效应 C .德西效应 D .示意效应128. 案例中李老师的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 〔 〕 ; A .分合法 B .自由联想法 C .头脑风暴法 D .自我设计法129. 以下关于问题解决说法正确选项 〔 〕 ; A .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懂得和表征问题、寻求答案、执行方案或尝试某种解答、评判结果四个阶段 B .专家更多利用直觉来解决问题 C .制造性思维影响个体的问题解决才能,其特点表现为流畅性、敏捷性、新奇性 D .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的解决问题130. 以下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培育同学问题解决才能的是 〔 〕 ; A .设置难度较低的问题 B .勉励质疑 C .帮忙同学正确表征问题D.帮助同学从记忆中提取信息20XX 年单项【其次章】 72. “ 最近进展区” 的提出者是 〔 〕 ;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华生 D .维果斯基【其次章】 73. 人的语言、 思维的进展都分别存在着关键期, 这说明人的身心进展具有 〔 〕 ; A .次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稳性 D .差异性【第三章】 74. 依据奥苏伯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 假如儿童听到 “ 鸟” 或看到文字的” 鸟” ,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 即使此时并未见到真实的鸟, 儿童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 〕 ; A .概念学习 B .命题学习 C .发觉学习 D .抽象符号学习【第三章】 75.“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属于条件作用的 〔 〕 ; A .分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