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英国个人对民 主政 治的追求 word版无答案.doc
4页课标要求】 掌握:(1)宪章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走向衰落的原因(2)工人的政党成立,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的斗争 理解: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进行的斗争与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关系 【知识疏理】 一、洛维特的倡议1.背景(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2)重要原因: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早期争夺政治、经济权益的斗争3)直接原因:1832 年议会改革,人民群众被排斥于议会之外2.提出1837 年,伦敦工人协会领袖 拟订了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并呈送议会3.宪章运动(1)1839 年 2 月,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并通过《 》,要求实现《人民宪章》2)1842 年 2 月,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新请愿书,掀起了 运动的高潮3)三次请愿运动先后都被镇压,1848 年以后,运动逐渐衰落 4.性质(1)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2)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特别提醒] 1842 年的新请愿书表明工人阶级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 划清了界限,反映了宪章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二、《人民宪章》要求的民主权利(1)1867 年,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的 资格限制2)1871 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会取得合法地位3)1872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秘密投票法4)1884~1885 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5)到 20 世纪初,妇女取得 (6)1912 年,议会议员开始领取薪俸,工人议员的生活有了保障7)1867 年议会改革后,英国迎来了真正的“ ”包括两党轮流执 政、教育改革、行政改革、军队改革、司法改革[特别提醒] 《人民宪章》的要求并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因此, 宪章运动实质上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进行 的斗争 三、工人的政党1.背景(1)宪章运动后,工会卷入政治活动,英国产生了 代表大会,工人代表 开始参加议员竞选2)在 1874 年的大选中,两位工人候选人在 帮助下竞选成功,成为 工人议员2.“工党”的建立(1)1893 年,苏格兰矿工联合会领袖基尔·哈迪领导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工人 阶级政党,称“ ”。
(2)1900 年 2 月,工会代表大会特别会议召开,决定在中建立一个独立的工人党团,采取独立的政治立场,这个独立的政治组织 称“劳工代表权委员会”3)1906 年,劳工代表权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工党”1918 年,工党进行改 组,并制定了 3.作用在 20 世纪的英国政治舞台上,工党发挥了重大作用,牢牢地站稳了脚跟[特别提醒] 英国工党代表工人阶级上层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迅速 发展成为与保守党相抗衡的大党,但没有改变英国两党制的传统格局 【重难点突破】一、如何理解洛维特倡议揭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序幕和宪章运动的实质?1.洛维特倡议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序幕(1)1837 年 6 月,伦敦工人协会领导人洛维特拟订了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呈送议会,提 出普选权、秘密投票等六点要求 (2)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与议会中的激进派议员将这些要求按议会法案的形式起草了一 份法律文件,称为《人民宪章》 ,并于 1838 年 5 月公布洛维特倡议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 序幕, 《人民宪章》成为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 2.宪章运动的实质(1)宪章运动是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其纲领是《人民 宪章》 。
当时,英国实行代议制民主,但议会议员大都由贵族和资产阶级充任,小资产阶级 和工人阶级由于没有选举权而不可能选举本阶级的议员代表2)《人民宪章》的内容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权 财产资格限制的主张3)《人民宪章》的要求并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宪章运动的实质是 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产生的影响?(1)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提出的政治纲领多次重现于后来高涨的 工人运动中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 《人民宪章》的 6 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到 20 世 纪初,英国基本实现了普选权,完善了选举制度 (2)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1848 年欧洲革命中,法国工人提出了民主改革的要求, 并在 1875 年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选举权德国西里西亚地区爆发了纺织工人起义3)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无产阶级锻炼了自己的队伍,日益走向成熟,并取得了 一些实际的民主权利 【课堂小结与反思】 【课后作业与练习】 1.英国宪章运动中,人民递交的请愿书一再遭到否决,当时否决人民请愿书的是( ) A.英国国王 B.议会下院 C.议会上院 D.内阁2.英国的宪章运动失败了,但也迫使政府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主要是因为( ) A.英国政府妥协 B.宪章派领导人坚决要求 C.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惊天动地的力量 D.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议会下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 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丰饶之大城市; ……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能力……(其净收入)年在十镑以上者……得有 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赔款或其他救济 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也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 ——英国 1832 年的改革 法案 材料二 1832 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的厚望,希望他们所受的苦难能够大 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因而获得消弭……人民竟受了欺骗,此种卑劣行为实令人痛心 ……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一个掌权派移交到另一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英 国的全国请愿书 按:全国请愿书于 1839 年 5 月递交议会,7 月 12 日被议会否决 材料三 凡具有下列各项资格的男子,得有权在 1868 年及以后登记作为选举人即(1) 已届成年,并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者;(2)在任何一年 7 月最后一日,并在此以前十二个月中 一直以房主或房客资格在该镇选区内任何住宅居留者;(3)……诚实无欺地缴纳自 1 月 5 日 以来的一切救济金者;凡在任何住宅与人合住的男子,不得沿用本节规定登记作为选举人。
——英国 1867 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 (1)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变化,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8 分)(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在选举权规定或要求上的差异4 分)(3)英国 1867 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与 1832 年改革法案相比,有什么改进?为什么会有这 些改进?(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