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一.doc
10页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一(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抱薪救火 D.聚沙成塔2、“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 D.一定是混合物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9、“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11、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2、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13、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14、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5、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16、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8、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519、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 B.量桶C.坩埚钳 D.椎形瓶2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请回答(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瓶里;(2)瓶塞应____放在桌面上3)倾倒液体时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倒入,瓶口应______试管口;(4)贴标签的一方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______2、在下列微粒中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_;(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_____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符合”或“不符合”),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再_____,防止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分0246810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80.079.078.377.977.877.8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C3、B4、B5、A6、A7、B8、D9、B10、A11、B12、A13、C14、D15、C16、B17、A18、B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细口 倒 缓慢 紧挨 腐蚀标签2、①②⑥ ①②④ ⑤ ③ ⑤ ⑥ 3、金属 55 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偏右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符合 Na2CO3+2HCl=2NaCl+CO2↑+H2O 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防止塞子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或缓冲作用等) 后一种 ③ 2、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移岀导管 撤酒精灯 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检查装置气密性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a b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2.2g.(2)50%2、(1)76;(2)6:1:12;(3)12g1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