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下载).doc
9页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下载)(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4、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26 C.40 D.605、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7、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8、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10、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1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13、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Cu C.N2 D.CO21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15、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H3 D.N2O316、“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17、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18、“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19、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0、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____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钠离子___________(2)2个铝原子_________(3)氧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5)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3、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_________;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________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要想区分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2、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①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1/5。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C,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不经常锻炼的人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身体内乳酸积累造成的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根据化学式计算:(1)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2)计算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基本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g;(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A3、B4、C5、B6、C7、B8、D9、D10、C11、A12、B13、B14、C15、B16、D17、C18、B19、D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广口瓶 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 引流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 偏大2、Na+ 2Al3+ O2 3、空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偏右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符合 Na2CO3+2HCl=2NaCl+CO2↑+H2O 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防止塞子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或缓冲作用等) 后一种 ③ 2、小于 P+O2P2O5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白色沉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黑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淡蓝 蓝紫 氧气浓度不同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6:1:8;(2)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1)4.8;(2)37.25%;(3)39%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