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下载.doc
9页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下载(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 B.研钵 C.药匙 D.镊子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4、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9、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11、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 D.一定是混合物12、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13、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1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5、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16、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
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7、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A. B. C. D.18、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9、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2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
2、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3、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3)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5)蔗糖更易溶于水_____(6)冰雪融化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仪器①中加入水至液面高出仪器①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5)仪器①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6)实验结束后要回收二氧化锰,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7)该反应装置存在较大缺点,不能控制反应速度,也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该反应的反应进程(提示: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改进办法是_____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图示,给水通以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两个两极,则B端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甲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3)实际实验过程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_4)电解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宏观上水是由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每个水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
从该模拟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3)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至0.1%).2、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一八角茴香的重要成份,也是目前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良方一一“达菲”的原料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 3)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4)17.4g莽草酸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D3、A4、C5、A6、A7、C8、A9、B10、C11、B12、C13、D14、A15、A16、A17、B18、B19、C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g d c h 2、提出问题 获得结论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 反思与评价 (1)、(3)、(4)、(2)、(5)3、③ ① ④ ② ③ ①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漏斗下端小液注高度保持不变 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和溶解性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过滤 将长颈漏斗改用分液漏斗选用盛装二氧化锰的小布袋和盛装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铁丝穿过橡皮塞 2、正 氢气 氧气 分解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氢 氧 一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52;(2)22;5:12:5;(3)39.5%2、(1)174; (2)42:5:40;(3)7:10:5;(4)8.4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