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doc
4页三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新河街学校 吕明教材分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作品,古诗描写的是春天诗人居住在农村时所看到的迷人的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古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1、认识“居”、“杨”、“趁”三个生字,理解字义,学会运用理解“拂堤”、“醉”“纸鸢”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指导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古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事物,通过讨论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练习口头表达教具准备:《村居》课件PPT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整体感知1、自由读2、范读认识生字:长、醉、堤、杨、散、趁)3、分组读,师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三、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解题认识“居”字,通过组词理解字义2、了解作者,认识“鼎”字,并组词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1、 学习前两行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在前两行诗句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的美丽?(利用课件)启发想象:诗句中的小草什么样儿?黄莺在干什么呢?杨柳什么样子?这是哪儿的杨柳呢?杨柳在干什么呢?作者笔下的杨柳是什么样的?学生发言(小组代表发言)生A:小草在生长生B:黄莺在天空飞翔……重点理解“醉”字(醉:陶醉、沉醉)谁能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学生发言……师小结:早春二月,小草吐出了新芽,茁壮地生长黄莺边飞边鸣,愉快地歌唱杨柳柔嫩的枝条轻拂着堤岸,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中……体会“拂”、“醉”的准确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诵读前两行诗句2、学习后两行诗句思考:这里作者描写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哪个词更能体现出他们的心情?指名发言生A:这里描写了儿童生B:一群孩子在放风筝生C:从“忙”字可以看出他们很高兴……师小结: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来,趁着春风,忙着放风筝拓展风筝文化:借助课件欣赏风筝图片,师介绍风筝文化让学生感受祖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再次指导诵读后两行诗句,读出情感、韵味五、抓住“醉”字,品读感悟,体会诗人情感,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快乐的孩子,这么有趣的场景,诗人会怎么样?通过古诗,他要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情感呢?指名发言:生:诗人陶醉了!……指导诵读(读出诗人的陶醉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
小结: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六、总结延伸总结:春天的小草愉快地生长,黄莺快活地歌唱,连杨柳都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孩子们更是陶醉在美丽的春天里,忙着放风筝诗人陶醉了,于是,他诗兴大发,创作了《村居》这首诗这就叫“春不醉人人自醉”拓展:描写春天的古诗、诗句现代诗歌《北京的春天》第2、3、小节朱自清《春》的选段借助课件出示以上内容,读一读七、作业: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小练笔《美丽的春天》(巧妙运用修辞表达自己的情感)板书设计: 景 草(长) 村 莺(飞) 喜爱 物 杨柳(醉)居 赞美 人 放风筝(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