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章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7156045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章节教案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教学思路: 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认识不充分,为此,教材中除了运用结构模型外,大量运用了图表,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抓住结构模型和图表,理解涵义,发挥想象力,挖掘本质,理清关系,揭示规律,掌握有关知识这种从直观的图形、图表到理论的一般科学方法也是学习抽象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的排布,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模型、粒子结构示意图弄清结构、理清关系,做到真正掌握;对于元素,应把它作为宏观概念,理解其意义并弄清它与原子、单质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并加强计算的许年,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而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化学用语,必须熟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27种元素符号,同时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常见的化合价,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判断化学式的正误,为以后学习其他化学用语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设计了3个活动与探究,它们度与培养实验技能,形成时间能力和培养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做科学”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主要考查点有: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化合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与粒子的关系、离子化合物等同时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以及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等都是考察的内容此类题目主要以联系实际、科技成果的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而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及原子与离子的关系等又是开放性试题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学生当阅读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三、教学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四、课时安排:2课时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板书: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类比说明: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板书: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投影实验内容: 杯水 + 一块糖 = ? 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教学过程:A组实验:100 mL水+100 mL酒精 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B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观察现象C组实验: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D组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板书: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知识迁移应用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推论四: 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巩固与提升 :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延伸性研究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教学拓展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三、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索原子的构成[板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过渡] 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板书] 一、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P68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投影] 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问题1的答案]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答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

      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过渡] 刚才说的这些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挂图,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挂图]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学生观看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学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思考] 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回答] 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讲解]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讲解]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板书] 二、相对原子质量[提问]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P69相对原子质量一段内容。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过程大家要掌握教学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回答]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小结引入]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板书] 课题2: 元 素[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补充说明] 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提问]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回忆] 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补充] 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3.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1 Lead-in Cartoon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Story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1.docx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一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取整问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行程问题超越提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二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三)》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复杂应用题串讲习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