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专题解析——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48分标准练3.pdf
7页高考选择题 48 分标准练 (三) 时间: 15 分钟分值: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1(2018 焦作市高三模拟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 春秋记事秉笔直书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答案: A 解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外孙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所以材料说 “莒人灭 鄫”,实质上体现出宗法观念的深厚,A 正确;春秋显然是按照正史角度阐述,必然受到当时作者政治观念的影响,不一定是秉笔直书,B 错误;此时王位继承并不混乱,C 错误;此时并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D 错误2(2018 芜湖市高三模拟 )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光武帝只好祭祀汉宣帝和汉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 A光武帝企图强化皇权B儒家思想影响政治行为C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D皇帝重视统治的合法性答案: B 解析:材料中皇帝由于祭祀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体现出名正言顺的儒家思想观念,B 正确;光武帝的目的是祭祀祖先,不是强化皇权,A 错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丞相制约,C 错误;应是重视皇权继承的合法性,不是统治的合法性,D 错误。
3(2018 泉州市高三模拟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出处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答案: D 解析: “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莫不溃散 ”说明旧制度被废除,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D 正确;北宋是杯酒释兵权夺取大将权力,A 错误;后来的事情显然不符合宋初皇帝预想,B 错误;政府机构并不是因此发挥合理性, C 错误4(2018 鞍山市高三模拟 )1550 年到 1644 年,明朝灭亡前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14 000 吨,以至于西班牙人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今中南美洲)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 16、17 世纪白银的这种流动 () A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B动摇了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C引发了西班牙社会的“价格革命”D终致西班牙在与英国斗争中失利答案: A 解析: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A 正确;该行为并不能动摇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B 错误;“价格革命 ”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C 错误;英西战争是1588 年,这一措施显然不能终致西班牙在与英国斗争中失利, D 错误。
5(2018 襄阳市高三模拟 )下图为 18121888 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A税收项目较为单一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关税税率不断提高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主要税种有田赋、关税等,说明税收项目并不单一,排除 A;关税增加,说明进出口贸易增加,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我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 B;材料无关土地兼并信息,排除 C;近代以来,由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为了便于列强的商品输出,关税税率不断下降,排除D6(2018 上饶市高三模拟 )1924 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 “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 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 “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B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C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D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答案: D 解析:孙中山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说明孙中山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包含民主因素, D 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二者优劣,A 错误;材料说明民主制度源于古代中国,并不是说西方哲学源于中国,B 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明确反帝思想, C 错误。
7(2018 通化市高三模拟 )20 世纪 30 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的运动这表明当时() A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D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答案: B 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开始探究救国救民道路,材料中描述现象正是这一思想体现,B 正确; A 是1919年;材料中论述 “农村危机 ”,不能说明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C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农村危机 ”,而是强调救亡的探索, D 错误8(2018 十堰市高三模拟 )1992 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 47.2%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 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 12%,2010 年之后基本保持在9.8%左右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 A标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B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C是履行加入 WTO 承诺的义务需要D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答案: D 解析: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关税总水平的降低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正确;A 是 2001 年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材料主旨,B 错误;材料中是适应市场经济开放需要,不是履行加入WTO 承诺的义务需要, C 错误。
9(2018 忻州市高三模拟 )公元 1 世纪之前,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统治者赋予了不同地区的居民以不同的权利,根据是否享有市民权或享有市民权的多少,可以将罗马境内的人分为罗马市民、拉丁人、外来人和奴隶据此可知() A罗马奴隶社会等级森严B罗马法形式主义的特征C此时罗马法仅有市民法D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答案: B 解析: 罗马法对于罗马境内人的分类显然是形式主义的特点,B正确;等级森严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帝国时期罗马法已经出现万民法, C 错误;公民权利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D 错误10(2018 榆林市高三模拟 )1760 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 A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B“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D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答案: C 解析:材料中说明国王利用自己应有的权力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显然宪法制定并没有阻止王权的滥用,C 正确;议会高于王权原则是1689 年权利法案公布, A 错误; “责任内阁制 ”政府并没有重新建立, B 错误;国王目的不是平息政党叛乱,D 错误。
11(2018 威海市高三模拟 )1967 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向国会报告称: “自由贸易符合全世界利益,也为美国利益服务 然而,美国外贸政策的标志是自由贸易哲学,它有别于具体的各项政策据此推测,美国意欲 () A全面发展自由贸易B放弃自由贸易C遏制苏联经济发展D有限保护贸易答案: D 解析: “也为美国利益服务然而,美国外贸政策的标志是自由贸易哲学, 它有别于具体的各项政策”说明美国的自由贸易是有限的保护贸易, D 正确; A 不符合保护贸易原则;B 中“放弃”不符合自由贸易特点; C 中“遏制苏联 ”不符合材料主旨12(2018 德阳市高三模拟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国家计委负责制定和执行短期经济指标、中长期经济计划与政策,监控各大央企;戈尔巴乔夫时期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这表明苏联政府() A推行宏观调控管理B公有经济比例有所降低C放弃高度集中的体制D市场化的程度逐渐提高答案: A 解析:“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说明当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属于长期宏观的调控管理体制,A 正确;公有制比例并未降低, B 错误; C 中“放弃”说法错误; “市场化的程度逐渐提高”不符合当时苏联经济体制特征,D 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