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0448053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最新资料推荐------------------------------------------------------ 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吕浩明【摘要】在过去的 30 年,出口导向型战略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长有人甚至认为, 出口导向战略曾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的引擎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失衡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均衡和持续发展面对出口导向战略导致的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贸易摩擦、巨额顺差、资源与环境日益恶化、内需不足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如何实现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进行转变,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人民生活要有幸福感,本文将结合十二五规划展开论述。

      关键词】出口导向内需不足民生改善转变发展方式和谐稳定一、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现状(一)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亚洲四小龙1 / 17崛起的背景下,和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盛行,为模仿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坚信出口导向战略是带来经济腾飞的惟一出路,不遗余力地推行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的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我们当初制定政策时看到的是日本和四小龙的出口导向政策带来的高速增长,却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在满足本土需求、使本国、本地区人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才转而寻求海外市场的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少,市场小,不得不向外发展而在中国,因为内需不足,人们消费能力低下而不得不去走向国外输出的路线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出现的价格倒挂问题据报道,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境外要低于国内同样产品的价格,形成了内外销商品价格的倒挂比如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茅台酒,就比在美国纽约华人聚居区出售的价格高出 2 倍甚至更多,要买到便宜的茅台只能到国外去买又例如,同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 30 美元,出口转港回内地,身价大涨至 700 多元人民币又如,广东东莞生产的李维斯牛仔裤,在美国的价格是 25 美元,在中国商场的价格是 900 元人民币,价格相差 5 倍多。

      另外,像中国大量出口的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境内外价---------------------------------------------------------------最新资料推荐------------------------------------------------------ 格也有很大落差这样一看,中国百姓的生活成本堪比美国发达国家!于是,人们在中国看到一个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人们手上的钱越来越不见用这是因为中国把商品出口到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同时又借给美国,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需要增发同等的人民币投放在国内市场上,结果就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而美国的现象,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人民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最后的结果,中国形成了低工资高物价的局面,而美国却是高收入低通胀的格局三)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危害由于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未能得到顺利转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弊端这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国内资源破坏严重。

      为了创造更多的外汇,许多地方和企业乱砍滥挖,对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二是压制了劳动者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始终不能得到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出口3 / 17企业不惜牺牲劳动者的利益,通过压低工人工资和福利的做法以维持微薄的利润;三是引发了大量的贸易摩擦,目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四是以国外消费代替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但加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削弱了国内消费的扩张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一)消费不足的定义与我国消费不足的现状上面提及了我国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我们先来了解消费不足的定义消费不足一方面是指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导致的供给不足,人所应有的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智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对消费的过分抑制,过分储蓄而引起的市场疲软、生产呆滞,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我国从 90 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商品过剩的买方市场时代,因此我国的消费不足是属于人们对消费的过分抑制,这主要与我国人民低收入相关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消费本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 比重不到 40%,而美国超过了70%,世界平均水平为 62%。

      从 1989 年至 2007 年,我国消费率已从 50. 9%持续下降到35%水平二)消费不足的负面影响我国消费不足的格局可能会继续延续,那么消费不足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一是它抑---------------------------------------------------------------最新资料推荐------------------------------------------------------ 制了消费需求,发挥不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生产的发展却没有足够的消费力来支撑,生产商通过扩大再生产而增殖的利润难以兑现或低值实现,最终也造成了生产的不可持续性;二是不利于人的平衡发展劳动者不能获得符合参与劳动创造的价值,造成了资本与劳动者的不和谐而且,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没有一定水平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就谈不上人的发展;三是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更为重要的是,两种偏向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并存,尤其是其消费水平的差距过分悬殊,往往是促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诱因三)造成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消费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什么近年中国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第二,而消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粗略分析,得出下面几个简单结论。

      1.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包括失业、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项开支)增加,为了应付未来的这些不确定性支出,居民减少了即期消费,导致低收入人群消费呈不稳定状态加上中国贫富分化悬殊,社会大部分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上,财富不均必然会影响消费不足5 / 172.医疗、养老和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支出压力时,这些新增的生活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以农村为例,如果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就很难刺激和提高农村的消费3.出口导向型经济缘起消费不足,同时也导致更严重的消费不足例如,巨额的贸易顺差变成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为避免人民币升值,发行大量人民币去平衡庞大的外汇储备,致使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人们的财富贬值,购买力下降,造成消费不足三、民富与国强,民生改善与内需战略的联系中国现在变得强大起来了,但大部分人们依然没有摆脱贫穷问题我们先来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一个国家的产品与劳动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物质福利的改善。

      所以,中国需要从经济增长走向经济发展,从国强走向民富,才能继续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使经济发展,要走民富的道路,就要处理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了,内需战略就能打响冲锋的号角, 13 亿的消费者,---------------------------------------------------------------最新资料推荐------------------------------------------------------ 将会主导世界的经济格局但是,如果老百姓收入没有提高,又如何有能力去消费?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财富都集中在富人手中,又如何扩大内需?如果物价持续上涨,消费更是要显得更加拘束因此,十二五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那么,我们要理清民生改善和扩大内需的主次关系,应该是通过扩大内需来改善民生,还是通过改善民生来扩大内需呢?在良性状态下,应该是扩大内需拉动发展改善民生但是,在大多数居民收入不高、消费能力弱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强调通过扩大内需,不仅因消费能力弱而难以拉动内需,而且会引发低收入群体的抱怨情绪和对抗行为。

      所以,在处理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上,应该是为了改善民生来扩大内需这不是简单的词序调整,而是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端正发展思路,明确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体现了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7 / 17因此,如何想方设法让人民增收,使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收获更多的社会保障,可以放心消费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同时,越关注民生,越是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的迫切性三十多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由此演绎出一段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时代传奇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这 30 年,可以从各式各样角度来评价,有人以世界工厂来描述,但也有人以血汗工厂来说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劳动者的辛酸,更有以低价中国来总结中国对外竞争力这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发展结果间出现了高度矛盾也就是快速发展的成果,在分配上出现了尖锐的局面,城乡差距逐渐恶化。

      我国长期居住农村农民数量有 8 亿人,要激发国家内需首先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由于相当依赖外向型的发展策略,低价中国的基础就是要劳力、土地价格便宜,因此来自农村的庞大劳力之价格长期压缩在较低水平,这也是血汗工厂的成因;同时,农地也任由地方政府征收移转,使依附农地的农民无法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利---------------------------------------------------------------最新资料推荐------------------------------------------------------ 益这不但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来临,也抑制中国内需市场购买力的成长中国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长期的出口民企所赚取的利润微薄,无法去开发更新技术,出口的廉价商品只能产生有限价值的 GDP 和把巨大的能耗留在国内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发展方式的弊端更是暴露无遗而发达国家意图在后危机时代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布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显得迫切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扩大内需提升到战略位置,随着人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为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