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庸辨义》现代文阅读及答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3676920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庸辨义》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竭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间隔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适宜的时机做适宜的事、表达适宜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

      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气氛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那么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那么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到达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答复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根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防止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展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表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详细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的评价,其实,这恰恰表达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1.以下对划线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展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的评价   2.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答复其弟子根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防止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展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3.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   1.B   2.D   3.“中庸”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是非标准,运用“中和”的理念(在适宜的时机做适宜的事、表达适宜的情感),追求言行在时机、气氛等方面的恰如其分的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意对即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