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袁绍的猜疑】培训计划 教育.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袁绍【袁绍的猜疑】 培训计划 教育 近读史书,偶有所思,发觉人的性格确定成败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最有可能得天下者,当数袁绍他出身四世三公的高干家庭,长得“姿貌威容〞;能放下架子,结交有识之士,身边不乏谋士将才;主持会盟,兴兵讨伐董卓,是各路大军推举的“一把手〞凭他的资格,足以成就霸业然,他却最终败在他所不屑的曹操的手中败,就败在他的性格上 《三国志・卷六》说,袁绍外表宽厚文静,很有气度,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却十分猜忌、多疑 袁绍的性格,使他得人才也得不到人心曹操在年轻时候,就和他有交往,后来渐行渐远,也讥笑厌烦袁绍了,成为劲敌官渡之战前,曹部诸将都说打不过拥有10多万军队的袁绍,曹操则说,“袁绍这个人我了解,好忌妒人,好争胜,但缺乏威信〞,断定袁绍必败战争的结果,不出所料郭嘉当时是袁绍的手下,曾说他:“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因此离开袁而投靠了曹身边没有可信任的人,身边也没有信任他的人,古往今来的猜疑者,大抵都是孤家寡人 因为猜疑,坐失良机,成不了气候袁绍在许多事情上占有先机,却猜疑成性,优柔寡断,均以失败告终。
谋士郭图曾劝说他将汉献帝接到邺城建都,就因为当时立汉献帝,非袁的意图,不是自己中意的,便拒绝郭图的建议又如,建安五年,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曹操东征刘备、内部空虚之机,突击曹操的后方,袁迟疑不决,最终找了个“儿子有病〞的借口拒绝了,田丰气得直用拐杖敲地板,仰天太息大凡没有胸襟的人,反复无常,眼前的机遇也白白错过,更不用说发觉机遇了 好猜疑者,从不同意别人超过自己否则,不是给人“穿小鞋〞,就是暗生杀机田丰对袁绍,可谓忠心耿耿在袁率军南下时,田丰具体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劝袁不要急于与曹决战,袁绍一怒之下将他下狱果真,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一战战胜了袁绍有人对田说:“这次你肯定会被重用〞田丰道:“假如打了胜仗,我还能保全性命,如今打了败仗,我必死无疑了〞袁绍回来后,怕田丰取笑,杀了田丰如此为人,还有谁能与之共事呢? 所以说,袁绍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的失败1959年3月,毛泽东在ZY政治局会议上告诫干部,莫学袁绍:“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世上像袁绍者,何其多也,又何其相像尔! 编辑:周丽萍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