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萜类和挥发油.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萜类和挥发油 贴类和挥发油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根本碳架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布局特征的化合物开链萜烯分子式具有(C5H8)n通式穿心莲、青蒿、龙胆、紫杉成分均为萜类化合物 类别 碳原子数 异戊二烯单位数 存在形式 单萜 倍半萜 二萜 二倍半萜 三萜 四萜 多萜 10 15 20 25 2 3 4 5 挥发油 挥发油 树脂、苦味素、叶绿素植物醇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30 40 ~7500~300000 6 8 >8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植物胡萝卜素 橡胶、硬橡胶 二、单萜 单萜类化合物是植物挥发油中沸点较低片面的主要成分,其中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及香气, 1.链状单萜 2.单环单萜 薄荷醇 辣薄荷酮 3.双环单萜 芍药苷:镇静、镇痛、抗炎 龙脑:俗称冰片,具有发汗、解痉、止痛等作用 樟脑:主要存在于樟树的挥发油中,具有局部刺激和防腐作用,用于神经痛、炎症、跌打损伤 三、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在中药中分布较广,以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龙胆科最常见 环烯醚萜多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环的布局,C1-OH为半缩醛羟基,不稳定,因此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
(1)环烯醚萜苷 栀子苷:泻下马鞭草苷:兴奋副交感神经、镇咳 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桃叶珊瑚苷是车前草清热、利尿的有效成分梓醇是中药地黄降血糖、利尿的有效成分之一 (2) 裂环环烯醚萜苷 龙胆苦苷是龙胆、当药、狼芽菜的苦味成分 环烯醚萜苷易溶于水、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等,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理化性质 苷易被酸水解,生成的苷元因具有半缩醛布局,性质活泼,易进一步氧化或聚合而显深色;甚至随水解条件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沉淀 中药地黄、玄参等经过枯燥或受潮可变黑色,皆因苷类水解的产物氧化聚合所致 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都能变色与皮肤接触可使之变蓝.苷元于冰醋酸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也能产生蓝色沉淀. 四.倍半萜 1.开链倍半萜:金合欢醇2.单环倍半萜:青蒿素: 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抗疟3.双环倍半萜:马桑毒素和羟基马桑毒素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4.奥类:存在于挥发油的高沸点片面(bp250-300℃),呈现美观的蓝、紫或绿色,能溶于石油醚、乙醚、乙醇及强酸中莪术根中的挥发油莪术醇,具有抗肿瘤活性 五、二萜类 植物醇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1.直链二萜 2.单环二萜:维生素A主存于鱼肝油中。
3.双环二萜二萜内酯是一类活性很强的成分 银杏内酯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 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 4、三环二萜 雷公藤内酯类是三环氧二萜化合物,是从卫矛科雷公藤中分开出的具有抗癌、免疫抑制和抗炎等活性 5、四环二萜 甜菊苷,具有致癌作用,美国禁用 挥发油 概念:又称精油挥发油是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混溶的油状液体 (一)组成成分 1、萜类: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2、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 多为苯丙素酚类 3、脂肪族小分子化合物 (二)性质 (1) 性状多为无色或淡黄色通明液体具有浓烈的香味,少数有颜色,奥类多显蓝色 “脑”—— 挥发油在低温下析出的结晶物滤去析出物的油为脱脑油 (2)挥发性 常温下易挥发涂在纸上不留痕迹,可与脂肪油识别 (3)溶解性 挥发油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4)物理常数 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密度一般在0.85~1.065之间具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97°~-117°范围内多具有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之间沸点一般在70~300℃ (5)稳定性 挥发油对光线、空气及温度较敏感,易氧化分解及变质,所以应低温、密闭、避光保存。
(6)化学回响 具有双键、醇羟基、醛、酮、酸、内酯等,有相应的化学回响 化学值:酸值、酯值、皂化值 (一)挥发油的提取 共水蒸馏 1、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 隔水蒸馏 2.溶剂提取法 3.吸收法 油脂吸收法,用于宝贵的挥发油提取如玫瑰油、茉莉花油等 4.压榨法 用于含挥发油高的崭新植物 5、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利用一种物质在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的流体举行提取的方法常用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 6.微波萃取法 (二)挥发油的分开 1、冷冻析晶法 2、分馏法:减压分馏,依据沸点差异 3、化学分开法 (1)碱性成分:10%盐酸或硫酸萃取. (2)酸性成分:分别用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分开羧酸和酚类.内酯类化合物. (3)羰基化合物: A:亚硫酸氢钠:30%亚硫酸氢钠低温短时间振摇提取,有加成物析出,分开,加酸或碱分解,以乙醚提取即可. B 吉拉德试剂 :挥发油的乙醚层,回收乙醚后参与试剂的乙醇液,再参与10%醋酸,加热回流.待回响完成,加水稀释,用乙醚萃取.分取水层加酸酸化,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可 (4) 醇类 邻苯二甲酸酐 4、色谱分开法 (1)氧化铝或硅胶 (2)硝酸银络合色谱 根据挥发油分子中双键的数目和位置不同,与硝酸银形成π 络合物难易程度和稳定性不同而得到分开。
络合的稳定性规律: 双键多>双键少 末端双键>顺式双键>反式双键 (洗脱的先后依次:反式双键>顺式双键>末端双键) 含萜类和挥发油的中药实例 一、紫杉(红豆杉):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开出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仅为布局中含C-4、C-5和C-20位的环氧丙烷布局的10余种成分其中紫杉醇活性最强 二、穿心莲 含有二萜内酯和二萜内酯的苷类,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等其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最高 三、龙胆 龙胆苦苷 四、薄荷 唇形科薄荷的地上片面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 薄荷全草挥发油含量1%以上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主要是薄荷醇、薄荷酮、醋酸薄荷酯、桉油精、柠檬烯等单萜及含氧衍生物 薄荷醇——芳香、调味、驱风,是有效成分和指标成分 五、莪术 含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癌主成分莪术醇、莪术二醇、莪术酮、莪术二酮为倍半萜类化合物莪术二酮对宫颈癌有效 莪术注射液为抗病毒药应用于临床主要不良回响过敏、呼吸困难、休克等禁忌与头孢曲松、头孢拉定等配伍使用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