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专题汇编10文化传承与创新.doc
23页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1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2021全国卷ⅠT19)2021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叙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挽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进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沟通、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进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肯定能引领世界文化的进展,②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吸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对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沟通、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进展,④正确;应选B;2.(2021江苏高考真题)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进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气,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旧布满活力;由此可见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生产力的进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表达了生产力的进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进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气,不表达大众传媒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3.(2021全国卷ⅢT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美的远征吸引了国外很多作家和记者,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射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呈现了长征这部壮美史诗,引起剧烈反响;这说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沟通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美的远征吸引了国外很多作家和记者,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射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呈现了长征这部壮美史诗,引起剧烈反响;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符合题意;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的,不是在沟通过程中确定的,③错误;④:革命文化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有的,④错误;故此题选A;4.(2021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某县政府提倡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举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①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阅读才能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传媒的现代化对文化进步有肯定的影响,但不起打算作用,故①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故④错误;某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举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说明白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②③正确;应选C;5.(2021北京高考真题)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挖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详细内涵需要保持稳固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证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价值,人们以这种古建筑为背景创新了热销产品;这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继承的核心是主要是储存其文化价值,A说法不精确;此题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保持稳固,B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证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而不能市场动作,D说法错误;故此题答案选D;6.(2021江苏高考真题)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美丽的图片、动听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加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中的“让参加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没有涉及深远长久的特点;②符合题意,“美丽的图片、动听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加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说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大众文化的作用;④符合题意,通过“读首诗再睡觉”公众号,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及所起的作用,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应选:D;7.(2021山东高考真题)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型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类似中国的缠枝莲,壶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判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④文化沟通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涉及的是中外文化的沟通以及因此而来的文化创新,而不是特指中国的文化,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题意,题中意大利的青花瓷壶,既有中国的特点,又有欧洲的特点,很明显是一种文化创新,坚持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面对世界、博采众长,故②入选;题中评判意大利青花瓷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很明显文化的沟通是通过商贸活动实现的,即商贸活动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故③入选;④选项观点错误,通过文化沟通,保持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不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消融,故排除;故此题选C;8.(2021福建高考真题)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宠爱的文化活动的挑选情形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宠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提倡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进展大众文化,满意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转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挑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上述图表的信息可以发觉,不同的年龄群体,有着不同的宠爱和活动,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进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满意不同群体的需要,应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C;9.(2021福建高考真题)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潇洒;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A.两幅作品胜利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特殊的制造性因而不行承袭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行复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徐悲鸿的作品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两幅作品都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A说法正确;B没有表达文化的沟通、借鉴与融合,排除;C、D两项中“不行承袭”“不行复制”的说法明显错误;10.(2021四川高考真题)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选项表达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见的是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C.“以势交者,势倾就绝;以利交者,利穷就散”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B: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说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各个民族和国家丰富多彩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相互沟通、借鉴与融合,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展,天下太平,B正确;ACD:三项都不是反映文化的公平沟通、借鉴和融合,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1.(2021全国卷ⅠT39)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一个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仍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反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便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顺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纷乱和价值观迷失;仍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抱负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假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爱护之下……(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学问,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学问,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动身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答案】(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和评判,只有遵循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挡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纷乱;只有敬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排除其负面影响;(2)敬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才能;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扬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3)树立崇高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把握为国家、社会、人民作奉献的本事;深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能;【解析】(1)此题考查学问范畴明确详细,即价值观的学问,设问指向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解答时明确学问指向: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定和价值挑选、价值的制造与实现;然后调动运用学问,结合材料观点进行分析;(2)此题考查文化生活学问,设问指向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可以从弘扬民族精神、文化强国建设、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