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土搅拌桩方案.doc
6页一、施工准备:(1)通过室内实验确定水泥掺入量及水灰比,室内试验结果上报设计院及业主,水泥掺入量确定调整为 19%,即水泥用量为 133kg/m,水灰比 0.55;(2)2、进行搅拌桩施工前预先清除地上及地下障碍物并整平施工场地,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搅拌桩施工;(3)3、绘制桩位图,并对桩位经行编号;(4)4、确定施工顺序:采用两台深搅桩机,纵向、横向按序施工;(5)6、本工程深搅桩采用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 42.5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6)7、施工前标定深层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用活塞泵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 0.4-0.6Mpa,并使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二、机械设备安排(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要求,本工程水泥土搅拌桩采用 SJB-1 型双轴深搅桩机,钻头叶片外径 D=700mm,灰浆泵型号 HB6-3 型,工作压力 1.5Mpa每轴深搅机配灰浆筒 1 只,0.5m3集料斗 1 只,水泥储存罐 2 只2)投入本工作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SJB-1 型双轴深搅桩机台22HB6-3 型灰浆泵台430.5m3 集料斗只44砂浆拌合筒只4517-22.5KW 电焊机台46200t 储存罐只87全站仪台18S2 水准仪台29发电机(200KW)台1每轴深搅施工机组用电量负荷为 55KW三、工序流程:测量放线→桩机定位→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复搅下沉→重复提升→冲洗系统→移机定位。
详见工序流程图四、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按照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施工图纸提供坐标点,用全站仪进行深搅桩轴线及边桩控制桩的测放,并报验监理,经验收合格后作为控制桩在桩机就位前,放出准确一个桩位,用竹筷做好桩位标志同时在沿线施工范围以外按 50 米左右间距布设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期间控制桩顶标高的依据2、桩基定位前后左右移动桩机,使钻头正确对准桩位,用水平尺调平桩机当地面起伏不平事,应使用起重设备保持水平在机架上方两侧各挂 1 个垂球,控制机架的垂直度,确保搅拌桩垂注浆 70%注浆 30%测量放线桩机定位制备水泥浆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复搅下沉重复提升冲洗系统移机定位直施工3、预搅下沉桩机定位经检查通过后,将搅拌机用钢丝绳挂在起重机上,用浆胶管将砂浆泵同搅拌机接通,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备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深度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 0.38-0.75m/min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清水加以利于钻进开钻前应用钢尺丈量钻具总长,并用红漆标注设计孔深位置,以便于核查。
4、备制水泥浆注浆为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用搅拌筒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根据配合比,每米水泥用量为 133kg,水灰比 0.55,每组桩水泥用量为 3990kg, 5、喷浆搅拌提升搅拌机钻进到设计深度,经核查合格后,开启灰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低级,边喷浆边搅拌,直至提出地面完启动传动系统调至二档速度反转,当灰量达到设计惨灰量的三分之二是,开始边旋转边提升,同时继续喷浆搅拌机的提升速度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一般为 0.3-0.5m/min,第一次应控制喷浆量为设计用注浆量的 70%6、复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至设计顶标高后,停止提升,将传动系统调至正转,停止喷浆,以二档速度由停灰面往下进行复搅,直至设计深度7、重复提升复搅至设计深度,调整传动系统反转,开启灰浆泵,边喷浆、边搅拌、提升,直至将搅拌机提出地面,完成桩体8、清洗系统向集料斗中注入适当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管路中残存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桩头的软土清洗干净9、移机定位重复上述步骤,移至下一根桩施工五、 施工质量控制1、桩机钻杆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 10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 20mm,桩长不小于设计长度,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1.3MPa,单桩实际喷浆量与设计喷浆量偏差在设计量的 8%以内。
2、喷浆成桩过程中,如因送浆管路堵塞或机械故障等原因而停止喷浆,第二次喷浆接桩时,复桩长度不得小于 1m3、喷搅达到桩顶设计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喷浆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喷停位置为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0.5m 的停灰面4、下沉钻头钻进时,应根据土质软硬,时时注意电流变化,及时调档;提升喷浆交班时,均宜选择慢档提升,保证搅拌均匀5、喷浆时,送浆工应注意监控仪的显示,随时调整阀门、风压,保证送浆量的准确;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与机台人员、送灰工密切配合,以确保桩长、桩身垂直度、喷浆量等重要指标满足设计要求6、水泥入搅拌池时应先过筛,确保无结块、无杂质,单桩喷浆量、喷浆、停浆时间、复搅长度等应有专人记录7、对地下水位以上的桩,施工时应加水或施工后地面浇水,以便水泥水解反应充分8、施工记录由施工监控仪完成,但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施工出现问题和处理情况,均须如实记录并汇总分析9、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所有原始施工记录,记录内容真实清晰10、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值或允许值检查方法1水泥、外加剂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或抽样检验2水泥用量参数指标查看流量计(施工记录)3桩体强度设计要求按规范(钻心取样检测)主控项目4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按规定(静载试验)1桩距±5用钢尺量2桩径≥设计值用钢尺量一般项目3桩垂直度≤1.5经纬仪11、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序号关键控制点控 制 措 施1桩径、搅拌的均匀性成桩 7d 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检查2桩径、搅拌的均匀性成桩 3d 内,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六、施工保证措施一、进度保证措施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保证该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实现的前提,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是项目进度计划实现的主要途径,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保证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状态,减少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率及提高生产率水平是实现进度目标的根本保证。
高峰期施工采用两班制作业项目施工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应根据控制性进度计划和特征工作量进行,抓住有利时机配足劳动力,实行连续施工,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施工工地的劳动力关键在使用,使用的关键在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加强思想整治工作和利用行为科学的理论,从劳动力个人的需要和行为的关系观点出发,采用激励机制二、质量保证措施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广泛宣传创建优良工程这一中心目标,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2、加强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施工前向施工班组作好全面技术交底,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应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其次是严格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复检,把不合格原材料消灭在施工前;5、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加强工序管理,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和控制施工质量,把质量好坏作为班组和个人考核内容,与劳动报酬直接挂钩起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6、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实行初检,复检,终检制度个施工班组设立兼职质检员,负责各自施工过程中的“初检”工作项目部成立质检科、负责该工程的质量检查、检测、试验等工作,并设专职质检员两名,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复检”工作。
7、材料做到先试后用,按材料进场时间、批次进行材料抽检复试,复检合格报监理同意后使用三、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现场坚持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不蛮干、盲干,协调好地方关系和矛盾2、做好安全交底,每天召开班前会,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新工人上岗未经三级教育,不准上岗,特殊工种,机械必须持证上岗,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3、施工现场严禁材料随意堆放,确保道路畅通4、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协调工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同班组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抓安全的网络5、各类机械必须专人操作,持证上岗,定人定岗,严禁操作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