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9335814
  • 上传时间:2025-03-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 2.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的双重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关于茶叶的文献等史料,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商品流动的史实,知道商品所承载的文化特色 【历史解释】认识各国文化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各国文化在不断借鉴中向前发展 【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领悟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概况 教学难点:理解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为第四单元的第二课,与上节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互有补充所以, 需要从长时段和大空间理解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从区域到世界整体,从单一领域到多个领域, 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演进脉络和发展样貌本课两个子目互为因果,彼此互动在内容处理上应该充分关注核心要义:文化交流与传播,而将 “商路"和 “商贸”网络 ,视为核心内容的背景、途径或者方式 ,进而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2.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有一定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提出一些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必要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独立性,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泡菜"归属问题之争,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文化之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对周边地区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文化也逐渐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 全球贸易网络是如何形成的?近代以来,中国都有哪些文化影响了西方?西方文化又有哪些影响了中国?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课程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一)世界贸易的概念: 又称国际贸易或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二)形成过程: 1.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1)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2)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 问题思考: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的原因? ①海运运输能力相对较弱; ②一些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地区性市场贸易网络虽建立起来,但是相当松散,尚未能将世界主要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大的限制; ④地理环境的阻隔。

      2.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2)表现: ①商品种类与数量: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②经营方式: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3)特点: ①对外贸易和军事征服相结合,有明显的掠夺性质 ②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4)影响: ①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1)背景: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工业化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③交通工具的进步; ④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2)表现: ①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 世界贸易额快速增长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被输送到世界各地 _________ ③20世纪初,欧美是世界制造业中心。

      (3)影响: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K下卷) 材料二 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提示: (1)英国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 (2)国际分工加强; (3)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 (4)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

      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 (1)曲折: ①原因: A.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冷战的发生; C.经济因素: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②表现: A.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发展: ①原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②表现: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有利于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5.突飞猛进:冷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原因: ①1991年冷战结束;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③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建立起来的国际协调机制;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2)表现: ①世界贸易的发展: 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 ②生产国际分工的发展: 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学思之窗: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根据卢进勇、杨国亮、杨立强等编著《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编制 提示: (1)具有跨国性,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2)总产值、销售额、出口总额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发展势头迅猛; (3)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4)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影响越来越大 归纳综合: 球贸易网的形成 问题探究: 归纳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1)原因: ①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和掠夺; ②两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④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冷战结束与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 ⑥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 (2)影响: 积极方面: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③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

      消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了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②实质:是发达国家占主导的资本在全球的扩张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一)原因: 1.经济:国际贸易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2.文化:国际贸易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二)表现: 1.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 (1)茶文化的概念: 是指基于茶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书、茶故事、茶艺等,是各种有形的外在表现和无形的风俗传承的总称 (2)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饮茶风俗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材料一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字字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萧风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材料二 万里茶道:又称茶叶之道(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俄罗斯时称之为17世纪时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盛行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从福建武夷山起,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戈壁草原,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再往西到达圣彼得堡和欧洲其他国家,全长1.3万公里。

      (3)表现: ①16世纪前,中国茶主要中国周边传播 ②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区 (4)影响: ①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推动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