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81947599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2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1.1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1.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4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33 天气系统 361.1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核心素养1.结合等压线分布图的分析,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地理实践力) 2.通过绘制示意简图,结合世界地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区域认知) 3.结合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综合思维)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形成的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高空中的风近地面的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温馨提示](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2)三圈环流(3)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①赤道附近:接受太阳光热最多,空气上升,气压降低,形成A赤道低气压带②30°N附近: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风,并不断堆积下沉,气压升高,形成C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北极附近:接受太阳光热最少,空气下沉,形成G极地高气压带④60°N附近: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盛行西风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暖空气爬升,致使60°N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E副极地低气压带4)风带的形成与分布①形成:在近地面,由于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风带②分布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三个环流圈这样,全球共形成个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个风带[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盛行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一、判断题1.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2.植树造林可有效减弱风速√)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4.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5.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6.赤道低气压带是因动力原因而形成的×)7.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对称分布的√)二、选择题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及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 1~2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气压场位于北半球B.图中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等压线数值L1>L2 D.图中F3 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2.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F1        B.F2C.F3 D.F2、F3的合力解析:1.D 2.A 第1题,在近地面,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图可知,Fl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等压线垂直,且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等压线数值L2>L1; F2是使风力减弱的摩擦力,其方向与风向相反;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因此应位于南半球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即图中Fl。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解析:3.C 4.C 由图中的纬度和风向可以判断,①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②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③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④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6.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C.暖湿的极地东风 D.干冷的极地东风解析:5.A 6.A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P地在赤道附近,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低气压带,故为赤道低气压带第6题,读图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圈,其中Q地是极地东风带和中纬西风带的交汇处,由于西风来自较低纬度,气温相对较高,密度小,沿着来自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爬升,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

      探究点(一)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地理情境激趣风[唐]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简析]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二、核心素养培优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风的风向是由什么决定的?(综合思维)提示:风向与风在形成过程中的受力有关2.同等条件下,风“过江”与“入竹”时,哪个风力较大?为什么?(地理实践力)提示:风“过江”时的风力比“入竹”时的风力大因为在江面上的摩擦力相对较小探究感悟1.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力不同,风的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受力状况风向风压规律图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反之2.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1)画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所示2)用“左右手法则”判断风向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hPa)所示3.风力大小的比较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如图1中AB)②气压差相同:比例尺大,风速大如图3中A>B)实践应用如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C.④或⑧ 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

      第2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图1为风形成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4~5题4.关于图1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B.b表示摩擦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C.c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D.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5.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A        B.BC.C D.D解析:4.D 5.C 第4题,读图,根据气压值可知,该图表示近地面风的形成,其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既能改变风向,也能改变风速,D正确;近地面的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与等压线斜交,因此c表示风向,其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C错误;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因此a表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A错误;b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B错误。

      第5题,由材料可知,图2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30°~45°角表示,图中A点的风向向左偏转,A错误;B点和D点的风向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B、D错误;C点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C正确探究点(二)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一、地理情境激趣2021年1月1日,中山大学与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互致元旦贺电,该校副教授韩博、博士后张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不日到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开展作业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给中山大学的贺电中表示,目前,考察队已顺利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山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魔鬼西风带”是指位于南纬40°至60°之间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二、核心素养培优1.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区域认知)提示:盛行西北风2.“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