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
10页吉林省四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2分)1. (2分) (2017·齐齐哈尔)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变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 . 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音调低C . 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D . 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 (2分) (2017·河南模拟)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 B .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 . 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 .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3. (2分)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王红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知识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 . 体温大约为37℃ B . 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cm C . 体重大约为50N D . 她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4. (2分) (2019八上·鼓楼期中)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 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 ⑴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⑵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A . 只有(1)正确 B . 只有(2)正确 C . 都正确 D . 都错误 5. (2分) 小王开车在沿江大道沿江岸由东向西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小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 . 向西 B . 向东 C . 向河对岸 D . 从对岸吹过来 6. (2分) (2017·东光模拟)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 . 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汽化 D .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7. (2分)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8. (2分) (2017八上·衡阳期末) 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同时到达 9. (2分)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s后的路程之比为( ) A . 1:1 B . 3:2 C . 2:2 D . 1:3 10. (3分) 如图,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内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飞船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舷窗 B . 地球 C . 空间站 D . 飞船 11. (2分) (2017八上·平顶山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这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C .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 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2. (2分) 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 .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 .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13. (2分) 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快:( )A . 甲车在10s内行驶0.8km B . 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 C . 丙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D . 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 14. (3分) (2017·临河模拟)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15. (2分) (2015八上·钦州期末)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 .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二、 填空和简答 (共6题;共21分)16. (5分) (2018八上·北京期中) 在认识汽化现象时,老师在小试管内滴入几滴儿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将其压入热水中,发现气球很快鼓了起来,如图乙所示。
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发现气球又慢慢地瘪了对于此现象,大部分同学认同:压在热水中,气球鼓了起来,是因为液态酒精汽化为气态的酒精;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气球又瘪了,是因为气态的酒精又液化成了液态的酒精但是,小东认为“气球鼓了起来”也可能只是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的汽化是气球鼓起来的主要原因请你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17. (3分) (2017八上·常熟期末) 在如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18. (2分) 哈尔滨一年四季温差变化较大,盛夏的早晨“母亲河”松花江面上有袅袅的“白气”,这是 ________现象,冬天江面白雪皑皑,雪花的形成是 ________现象.19. (6分) 声音的特性: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音调由 ________决定的,响度由 ________决定的,音色由 ________决定的.20. (2分) (2016八上·西城期中) 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1. (3分) (2016八上·定州期中)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当播放优美的音乐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烛焰在“伴舞”.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扬声器的锥形纸盆________产生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伴舞”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2分)22. (7分) (2017八上·天门期中) 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1) 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3) 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纠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产生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4) 对于实验时间太长,你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 23. (8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 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24. (7分) (2019八上·石家庄月考) 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 (1) 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 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 (3)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4)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5) vBC________vAC(填“>”、“<”或“=”) (6) 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和简答 (共6题;共21分)16-1、17-1、18-1、19-1、20-1、21-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2分)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