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答案.pdf
20页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人间仙境,最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莱阳梨榨汁B. 蓬莱海市蜃楼C. 张裕葡萄酿酒D. 招远沙里淘金2.下列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 iphone 系统的升级B. 合成新材料,使制作的电脑更轻C. 基因图谱的研究D. 凸透镜成像规律3.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规则的是()A. 不能在实验室中吃食物B. 无毒的药品可以用嘴尝其味道,这样可获得真实的体验C. 使用药品时需仔细查看标签,确保取用正确的药品D.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固体B. 吸取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加热液体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 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水C. 长期饮用硬水会危害人体健康D.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6.下列仪器,能作反应容器,还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表面皿C. 试管D. 锥形瓶7.下列物质中,按纯净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天然水、可乐B. 氢气、液态氮气C. 矿泉水、清新的空气D. 二氧化碳、牛奶8.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状态B. 密度、硬度C. 熔点、沸点D. 不稳定性、可燃性9.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 5.12g 氢氧化钙粉末B. 用 10m1 量筒量取 8.0m1 水C. 用蒸发法分离食盐和蔗糖D. 用 300mL 酒精和 100mL 水精确配置 400mL 医用消毒酒精11.下列给物质加热的操作错误的是()A.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B. 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1/3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D. 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2.下列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 食盐与泥沙B. 铜片与铁片C. 酒精与水D. 食盐与蔗糖1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 燃烧前要点燃C. 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D. 燃烧时镁条迅速变短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B. 化学变化的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C. 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D. 物质本身就有优劣之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也存在好与坏的差别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6.用分子结构模型表示的化学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反应。
下图是用模型法表示的某些化学反应的过程,请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请从宏观的角度描述图一中的变化过程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反应属于_反应类型2)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图一中的变化过程_;反应中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由此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用微粒的观点解释)3)请在图一空白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_找出水分子与氢分子的相同点是_写出一点即可)(4)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你对图二所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17.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 图甲中水蒸发, 发生的是_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该变化中水分子_ (填“是”或“没有”)发生改变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小明推测“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填选项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_来进行验证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并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E反思与评价F表达与交流(3)要验证 a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_检验若 a 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 10mL,则 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_mL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 a 试管中气体粒子的模型可表示为_(填选项序号)。
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是_能量(填写“吸收”或者“放出”)5)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粒子是_,不变的粒子是_6)下列关于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获得的结论、信息正确的有_(填选项序号)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D. 生成的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18.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氢气方法有:(1)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如何检验另一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_2)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反应_(填写“吸收”或者“放出”)能量3)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1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1)现有下列仪器 A细口瓶 、 B镊子 、 C蒸发皿、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G量筒 、H药匙、 I燃烧匙、 J石棉网,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用于间接加热,并使被加热器皿均匀受热_;量取 10mL 的液体药品应使用_2)实验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在过滤操作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20.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1)图 A 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2)指出图 B 中的不正确操作是_3)如图 C 所示是称量一定质量的某固体药品,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至天平平衡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 10.2g(1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则该同学实际称量的药品的质量是_g4) 如图 D 所示, 量取一定体积的某液体时, 仰视读数, 则所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将_ (填“偏小”、“偏大”或“不变”)21.燃烧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蜡烛、镁条、氢气进行了如下图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秒后取出,可以看到上图的现象,由此说明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的整个过程是往环境中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
2)夹持镁条的仪器 a 的名称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镁可以制作照明弹利用了_3)氢气燃烧之前要进行_实验纯净的氢气燃烧发出_色的火焰四、综合题四、综合题22.小玲旅游时带回一些山泉水样,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2)过滤的目的是_过滤是分离_的混合物的方法操作时应选用的仪器有玻璃棒、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过滤后,小玲发现水样仍然有些浑浊,其可能原因是_、_(写出两条即可)3)活性炭因为内部具有_的结构,表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可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向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在这个流程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4)自然界中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_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少泡沫,说明水样是_(填“硬水”或“软水”)5)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吸附、灭菌(此过程属于_变化)等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2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发现并提出问题)小明在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这是为什么呢?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猜想与假设)小明猜想: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1)(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_固体石蜡不易燃烧实验二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用火柴点燃石蜡油石蜡油不燃烧_实验三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短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如下图所示)尖嘴处的石蜡蒸气能够燃烧_(结论与解释)小明获得的结论是: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2)(反思与交流)小明在实验后反思:实验三中小明起初使用了一根较长的尖嘴玻璃管,结果没有看到石蜡蒸气的燃烧,其原因是_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何证明石蜡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的现象_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A、莱阳梨榨汁是将其中的汁液分离出来,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蓬莱海市蜃楼是倒影在水中的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张裕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符合题意;D、招远沙里淘金是将金子从沙子中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 B【解析】【解答】A、iphone 系统的升级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A 不符合题意;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的新物质,也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B 符合题意;C、基因图谱的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C 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成像规律,属于物理写研究的范围,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过滤的自然科学解答3.【答案】B【解析】【解答】A、实验室有各项药品,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故 A 不符合题意;B、在实验室,只要是化学药品都不能品尝,以免出现意思,故 B 符合题意;C、标签是药品的重要指示,必须认准标签才能取用药品,故 C 不符合题意;D、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之中,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品尝、不能用手触摸、用剩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正确取用药品等分析4.【答案】C【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用玻璃器皿称量不符合题意B、瓶塞应倒放,以免沾染杂质污染试剂不符合题意C、使用火柴引燃酒精灯,符合题意D、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B、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方法分析;C、根据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分析;D、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分析。
5.【答案】D【解析】【解答】A、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说法不符合题意;B、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可以得到纯净水,说法不符合题意;C、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长期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说法不符合题意;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B、根据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水分析;C、根据硬水对人体的危害分析;D、根据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分析6.【答案】 C【解析】【解答】A、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A 不符合题意;B、表面皿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