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县汽模配产业发展(精准招商)规划.docx
51页附件2 :象山县汽模配产业开展(精准招商)规划(2021-2025 年)“十三五”时期,汽车零部件和模具产业在汽车工业带动下 飞速开展我县在宁波创立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开展试验区、打造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等战略部署框架下,把高质量开展作 为未来全县汽车零部件与模具产业开展的立足之本,将汽车零部 件与模具两个正相关、强关联的产业并称为汽模配产业,统一谋 划,互为牵引,以加速培育“123”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抢 抓汽车升级换代的开展机遇,全面实施以创新为驱动的产品转型 升级十四五”时期,是我县“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加 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期,也是我县工业经济特别是汽模 配产业高质量开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抢抓国家“双循环”开展机 遇,加快汽模配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建设,全面推进我县汽模配产 业高质量开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结合 我县汽模配产业开展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开展质 量、着力强化载体建设、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加快推进汽模配产 业链结构性改革、战略性重塑,加快促进我县汽模配产业智慧化、 融合化、高端化开展,努力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 更平安可靠的现代化汽模配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 端汽模配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二)基本原那么开放赋能、链式开展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新开展格局,鼓励模具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建立模具产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协同合作平台,实施建链、延 链、补链、强链工程,培育立足内需、对接海外、内外链接的汽 模配现代产业链融合共享、集群开展以西周、城东、滨海等三个汽模配产 业园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县内汽模配产 业集中,高水平招引一批现代化汽模配企业,强化产业间协同和 上下游配套,促进产业融合开展,推进产业集中,加快产业集聚, 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好、集聚水平高、辐射能力强 的现代化汽模配产业园创新驱动、智能开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大力度 引进培育一批高端创新人才,高水平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同 时好发挥原有科研创新平台动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 一号工10 程,促进汽模配企业设计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 管理网络化开展,全面提升汽模配产业创新能力生态引领、绿色开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开展理念,坚持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生态优先,持续 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生态友好型汽模配产业,加 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产 业集群,为共建我县“美丽经济”提供助力。
三)开展目标到2025年,全县汽模配产业实力显著增强,重点打造汽车 轻量化特色产业园、滨海模具产业园,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 鲜明、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开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 高端汽模配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产业能效快速提升十四五”期间,汽模配产业规上 增加值实现翻番,年均增长到达14. 5%以上,增速高于全县工业 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汽模配产业规上产值到达300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到达25%以上亩均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到达 150万元/亩、35万元/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汽模配产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 重到达3. 4%以上,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4. 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3%,新建成国家 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研发中心5个,突破新技术10项,11 推广新应用3个,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配套 体系的重点龙头企业2-3家紧密围绕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 集成化等重点领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层级,培育1个创新 综合体,新引进国家级汽模配科创载体1个——产业数字化加速实施规上企业工厂装备智能化覆盖率 大大提升,装备联网率数据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工厂运作实 现精细化和智能化,劳动生产率到达30万元/人•年。
重点汽模 配企业智慧数据采集系统完善,工业设备联网率大大提高,全面 实现企业的协同化智能化管理,新增工厂机器人200台/套,工 业机器人企业覆盖程度达100%,重点工业企业数控化率到达 80%,实施数字化改造工程的企业超过5家,新建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3-4个,培育“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1-2家,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企业上云率到达90%, 创立数字化示范园区2-3个——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以华翔、合力等汽模配产业龙头企 业为核心,基本形成“原材料供应或加工(模具钢热处理/塑料 颗粒加工等)一工艺设计一模具制造一精度检测一产品应用”的 产业链,引进或培育原材料供应/加工企业2家,拥有自主设计 中心企业到达5家,产品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新形成5项产品应 用场景结合汽模配产业特点,突破开展瓶颈,进一步巩固品牌 影响力,强化区域品牌向产业链后市场延伸12表27 “十四五”期间象山县汽模配开展主要预期指标级标 -指序号二级指标2020 年2025 年指标属性业效 产能1规上汽模配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 114.5预期性2规上汽模配产业产值(亿元)138.8300预期性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1.325预期性4亩均增加值(万元)77. 1150预期性5亩均税收(万元)17.335预期性研发 能力6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 4%预期性7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个)24预期性8省级研发中心(个)—5预期性9突破新技术(项)510预期性10推广新应用(个)—3预期性智能 改造11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2030预期性12新增工厂机器人(台/套)—200预期性13工业机器人企业覆盖率(%)—100%预期性14数控化率逐)>80%预期性产业链条15引进或培育原材料供应/加工企业(家)—2预期性16拥有自主设计中心企业(家)—5预期性17推广新应用场景(项)—5预期性三、重点领域在全球汽车工业产业链面临重构的全新阶段,以新能源、新 材料、5G等新一代汽车技术应用为驱动,提升我县汽模配产业 开展能级,突破我县汽模配产业开展瓶颈,进一步发挥在模具制 造(高端模具)、铝型材加工(阳极氧化)、饰面加工(金属质 感电镀)等领域的优势,以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 抢占新兴市场、做精传统市场,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链、 优化提升乘用车内外饰产业链、高质高效开展模具制造产业链。
13(一)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链顺应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方向,重点开展智能网 联汽车零部件,大力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鼓励本地整车厂商、 零部件企业、配套建设企业、服务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积极投 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之中1 .产业基础全县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汽配企业 67家(含亿元以上企业24家)2020年度,汽配行业实现规上 产值133. 5亿元新能源开展方面,我县汽配企业积极响应国家 新能源开展政策,依托新能源汽车MEB'MQB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 工程的落地,以及华翔、同家与新能源汽车领头企业签订2个金 额超2亿元合作工程,加快传统汽配企业向新能源汽配方向转型 升级2 .开展重点顺应汽车工业开展,提前布局锂电池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 车等细分产品产业链,努力打造新能源汽配全产业链推进电动车三电系统开展重点支持电池、电机、电控组件 等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落户抢抓新的开展机遇,积 极培育汽模配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汽模配企业由传统零部件向新 能源汽车零部件方向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电池、电机、电控组件 等核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开展加强对关键技术、核心 零部件、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
结合我县新能源(风电、14光电)领域优势,招引一批重点企业,逐步向锂电池电动车系统 总成方向开展图37象山新能源产业链开展重点上游系统环节下游电源锂、氢能tf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隔膜发动机整机电池底盘系统锂电池.一 电解液锂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控系统f新能源 三电系统电池回收电子电器车身及 内外饰件通用件及 模具充电桩、 电池更换裁链□率先布局氢燃料电池关键组件结合我县风电装机总量大的前提,发挥航天科工集团、中海油集团等央企在制氢、储氢、运15氢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和科研优势,积极开展风电充能制氢相关技 术攻关,降低制氢本钱,率先布局氢燃料汽车供氢关键环节图3-2象山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开展重点I上游I中游下游变压吸附提 纯技术设备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可再生能源 制氢储氢新材料低温液态氢储运装备高压气态储氢装备燃料电池气态运输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液态运输运氢系统集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固态运输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加氢站强链空气机氧气循环泵气体循环系统16专栏三制氢主要方法制氢方法可以根据氢气原料的不同,分为可再生制氢和非再生制氢,可再生制氢的原料是 水或可再生物质,非再生制氢的原料是化石燃料。
主要分为五种技术路线:1 .工业尾气制氢:又叫做副产氢,主要包括石油炼化尾气制氢、氯碱盐化工业制氢、合成 氨尾气制氢2 .化工原料制氢:甲醇裂解制氢、氨分解制氢3 .石化原料制氢:煤、焦炭气化制氢、石油、天然气制氢4 .电解水制氢:谷电制氢、可再生能源(风能、光能)制氢5 .新型制氢方法:生物质制氢、光化学制氢、热化学制氢积极开拓新能源汽配市场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链, 强化新能源电池壳体模具制造工艺,向上扩大电池组企业招商力 度,向下提前布局电池回收体系,形成自给和反哺的良性循环圈 招引或培育隔膜、电解液、铜箔、铝塑膜、导电剂等生产企业, 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配生产链积极对接国内外新能源整车 制造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前布局行业新工艺、新产品表3-1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链潜在招商企业序号产品潜在招商企业1锂电池正极材料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2锂电池负极材料深圳市斯诺实业开展股份、无锡东恒新能源材料3锂电池隔膜苏州捷力新能源材料、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4锂电池电解液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容电源材料5锂电池星恒电源股份、浙江钱江锂电科技6电机上海电驱动、山东德洋电子科技7电机控制器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联合汽车电子8整车控制器南京越博汽车电子、上海鑫国动力科技9天然气制氢常州蓝博净化10电解水制氢装备天津大陆制氢设备、苏州竞力制氢设备、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11低温液态氢储运装备中集安瑞科、中国航天科技、查特工业12高压气态储氢装备斯林达安科、富瑞氢能、巨化集团17(二)优化提升车身及内外饰产业链汽车产业处于重大的转型升级阶段,对汽车关键部件车身及 内外饰提出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