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年级数学寒假讲义-最新(最全).pdf

82页
  • 卖家[上传人]:geb****qin
  • 文档编号:291755380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24M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目录第 1 讲 平面图形的认识.3第 2 讲 平面图形的分割和拼组.15第 3 讲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23第 4 讲 层级分类.30第 5 讲 天平等量代换.37第 6 讲 变与不变问题.44第 7 讲 寒假闯关.53jin江 雪tnliznyunxu唐柳 宗 元qinshnniofiju千 山 鸟 飞 绝,wnjnrnznmi万 径 人 踪 灭zhusulwn孤 舟 蓑 笠 翁,ddiohnjinxu独 钓 寒 江 雪2第第1 1讲讲 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1. 认识基本平面图形;2. 掌握图形点数技巧一. 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构成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特点名称形状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例题四边相等且对边平行对边平行且相等角四个直角四个直角稳定性具有稳定性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三条边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三个角四个角四个角3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同步练习1.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2.圈一圈 (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 )43.圈一圈 (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

      )二. 平面图形的点数1. 按顺序做标记;2. 分类列数再相加;3. 数边法例题数一数梯形()个;圆形()个;三角形()个;正方形()个;5长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同步练习1. 数一数圆形()个;三角形()个;长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2.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圆形3.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圆形64.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正方形5.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正方形6.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长方形77.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长方形891. 辨一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2. 数一数圆形()个;三角形()个;正方形()个;长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3. 数一数,下面图形里有()个长方形1 01 113=110=83=410=17=510=710=19=610=24=22=29=84=59=26=69=89=28=79=33=1 2Lets read!Lets read!Toms Apple TreeToms Apple TreeTom is a fat black cat.He has an apple tree.Happy, happy, happy!“I have many apples.”Sad, sad, sad.“The apples are going bad.”1 3第第2 2讲讲 平面图形的分割和拼组平面图形的分割和拼组1. 了解基本平面图形的分割和拼组;2. 掌握七巧板拼组技巧。

      一. 图形分割拼组基本图形分割拼组技巧:找角分割;先大后小例题用两块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同步练习1. 用以下三个图形可以拼成、2. 把下图分割成一个大三角形和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1 43. 把下图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二. 方格图的补充补充方法:1. 横线对齐画;2. 竖线对齐上下砖块中间画例题补充下面墙空缺的部分,数一数需要补充()块砖1 5同步练习1. 补充下面墙空缺的部分,数一数需要补充()块砖2. 补充下面墙空缺的部分,数一数需要补充()块砖3. 补充下面墙空缺的部分,数一数需要补充()块砖1 6三. 七巧板的组成1. 七巧板七巧板里七块板,图形类型有三种,三角形的有五块,两大两小一中等,还有一块正方形,牵着平行四边形2. 分割方法(1)找折点连接;(2)先大后小例题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请将分割线画出来1 7同步练习1.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请将分割线画出来2.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请将分割线画出来3.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请将分割线画出来1 81 92 01. 把下面三个图分别分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2. 补充下面墙空缺的部分,数一数需要补充()块砖。

      3.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请将分割线画出来2 12 231=38=85=68=35=78=98=37=88=42=40=47=86=77=44=87=107=46=97=51=2 3所 见清袁 枚牧 童 骑 黄 牛,歌 声 振 林 樾意 欲 捕 鸣 蝉,忽 然 闭 口 立hrnbkulyybmnchnshnzhnlnyumtnqhunniqnyunmisujin2 4第第3 3讲讲 20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内的退位减法1. 掌握四种 20 以内退位减法技巧;2.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一. 破十法被减数拆成十和几,十去减减数,得到的结果加上剩下的几就是差例题使用“破十法”计算13 5 =同步练习1. 使用“破十法”计算11 2 =2. 使用“破十法”计算16 8 =3. 使用“破十法”计算14 5 =二. 平十法先把减数拆成被减数的个位和剩下的数,然后连续相减2 512 9 =17 9 =13 7 =例题使用“平十法”计算11 5 =同步练习1. 使用“平十法”计算12 6 =2. 使用“平十法”计算14 8 =3. 使用“平十法”计算11 8 =三. 减数变变变法把减数先补成 10,再用被减数减 10,最后加上减数多补部分。

      例题使用“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8 9 =同步练习1. 使用“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5 7 =16 9 =13 8 =2 614 6 =2. 使用“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2 3 =3. 使用“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7 8 =四. 被减数变变变法12 7 =11 6 =15 9 =把被减数尾数先补成减数大小,再用被减数减减数, 最后减去被减去多补的部分例题使用“被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6 7 =同步练习1. 使用“被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3 9 =2. 使用“被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5 6 =11 3 =11 4 =3. 使用“被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3 4 =11 7 =231. 使用“破十法”计算11 9 =2. 使用“平十法”计算12 4 =3. 使用“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2 8 =4. 使用“被减数变变变法”计算12 5 =13 6 =15 8 =14 7 =16 9 =414=56=87=86=53=96=810=55=106=60=23=65=88=95=62=105=99=64=64=910=5Lets read!Lets read!BillyBillyBilly is a little pig.He really loves to swim.River, river, river.“I will jump into the river.”Fish, fish, fish.“I can swim with the fish.”第第4 4讲讲6层级分类层级分类1. 掌握分类基本知识;2.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 分类将有共同点的物品归类例题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同步练习1. 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72. 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3. 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二. 多维度分类物品的共同点有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题分一分,写出分类角度以及物品序号8同步练习1. 分一分,写出分类角度以及物品序号2. 分一分,写出分类角度以及物品序号93. 分一分,写出分类角度以及物品序号三. 层级分类多角度,找特征,分完一次再分一次例题根据物品特点进行层级分类,写出物品序号1 0同步练习1. 根据物品特点进行层级分类,写出物品序号2. 根据物品特点进行层级分类,写出物品序号1 13. 根据物品特点进行层级分类,写出物品序号1 21 31. 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2. 分一分,写出共同特点以及物品序号3. 根据物品特点进行层级分类,写出物品序号1 41 532=74=21=104=71=45=108=73=65=109=41=83=30=188=80=54=51=82=66=49=1 6绝 句tndfjuj唐杜 甫jinbnioybi江 碧 鸟 逾 白,shnqnhuyrn山 青 花 欲 燃。

      jnchnknyuu今 春 看 又 过,hrshunin何 日 是 归 年?1 7第第5 5讲讲 天平等量代换天平等量代换1. 理解天平原理;2. 通过对物品重量的代换理解数学等量关系一. 两个物品间等量代换一个物品的重量可以用与它重量相等的物品去代替例题填一填同步练习1. 填一填2. 填一填3. 填一填1 84. 填一填二. 三个物品间等量代换找中间量(两个天平上都有的物品)进行替换例题填一填同步练习1. 填一填1 92. 填一填3. 填一填2 04. 填一填三. 复杂的等量代换1. 天平一边有不同物品时,将其中一个物品替换成另一个物品2. 天平两端有相同物品时可以直接抵消相同数量的物品3. 四个物品在三个天平上,找重复出现的两样物品,依次替换例题填一填2 1同步练习1. 填一填2. 填一填3. 填一填2 24. 填一填5. 填一填2 32 42 51. 填一填2. 填一填3. 填一填2 62 750=92=1710=145=168=63=52=91=54=58=61=95=105=135=1610=42=96=106=136=67=2 8Lets read!Lets read!BobBobBob is a strong dog.He often hops to the shop.Coffee, coffee, coffee.“I want to drink a lot.”Stop, stop, stop.“The coffee is very hot.”2 9第第6 6讲讲 变与不变问题变与不变问题1. 通过对比水位甜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2. 提升学生生活常识。

      一. 比水位1. 杯子水位相同:(1)放入物体数量多或大水位高;(2)拿出物体数量多或大水位底2. 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1)放入相同的物体杯细水位高;(2)拿出相同的物体杯粗水位高例题(1)同样大小的杯子,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放入大小不同的能量果后,()杯子水位更高2)同样大小的杯子,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放入数量不同的能量果后,()杯子水位更高3 0同步练习1. 同样大小的杯子, 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 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头后,(杯子水位更高2. 同样大小的杯子, 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 放入数量不同的石头后,(杯子水位更高3 1)3.(1)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能量果后, ()杯子水位更高2)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能量果后, ()杯子水位更高3 24. 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石头后, ()杯子水位更高5. 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石头后, ()杯子水位更高6. 不同粗细的杯子,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放入大小相同的能量果后,()杯子水位更高3 37. 不同粗细的杯子, 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 放入大小相同的石头后,(杯子水位更高8. 不同粗细的杯子, 里面装着同样多的水, 放入大小相同的石头后,(杯子水位更高。

      3 4)9. 不同粗细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能量果后, ()杯子水位更高10. 不同粗细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石头后, ()杯子水位更高11. 不同粗细的杯子,水位一样高,取出石头后, ()杯子水位更高3 5二. 比甜度1. 水一样多时,糖越多越甜;2. 水不一样时,水少糖多的那杯更甜;3. 糖一样多时,水越少越甜例题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放入不同数量的糖后, (甜同步练习1. 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一样高,放入不同数量的糖后, (水更甜3 6)个杯子)个杯子水更2. 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不一样高,放入相同数量的糖后, ()个杯子水更甜3. 同样大小的杯子,水位不一样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初中语文++】《故乡》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16.2《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3《庖丁解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扬州慢》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2.《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课时1+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9.《屈原列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4.《促织》《变形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pptx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陈情表》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一.pptx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