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导率与溶解性总固体的关系.docx
2页电导率与溶解性总固体的关系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电导率和溶解固体量浓度的关系近似表示为:1.4μS/cm=1ppm或2μS/cm=1ppm(每百万单位CaCO3)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 = 0.5ppm硬度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 (S/cm),该单位的10-6以μ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 但是需要注意:(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 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 000μS/cm 电极常数常选用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氯化钾溶液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25℃)列于下表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温度、电极上的极化现象、电极分布电容等因素有关,仪器上一般都采用了补偿或消除措施浓度(mol/L)电导率(μS/cm)0.000114.940.000573.900.001147.00.005717.80.0114130.0227670.0566680.112900 水样采集后应尽快测定,如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干扰测定,应过滤或萃取除去影响因素编辑整理为word格式温度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
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掺杂程度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各向异性有些物质会有异向性(anisotropic)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各向异性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